阳太阳先生的作品《漓江雨霁》。
晚年时期的阳太阳。记者张苑翻拍
位于秀峰区庙门前村的阳太阳故居
核心阅读
在众多的桂林籍艺术家中,阳太阳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巨擘”:在他的百年人生中,从艺近90载,他创作的《漓江木排》《漓江烟雨》《青罗碧玉图》等作品风格独具,生动表现桂林等地的山水风情,在国内外艺术界享有盛誉。在战乱年代,他放弃进入世界画坛的梦想,毅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作为广西美术教育创始人之一,倾力于美术教育事业。更为重要的是,他首次提出了“漓江画派”学术主张,推动了广西美术的繁荣发展,在中国美术史上也享有重要影响和地位。2006年,他获得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颁发的“中国造型艺术成就奖”。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这位朴实却充满激情的“人民艺术家”也是桂林文化的一张“名片”。
□本报记者张苑文/摄
山清水秀的桂林有如一幅浑然天成的彩墨画卷。从小浸润在山水画中的桂林人,仿佛天生就有着艺术的灵性。从古到今,桂林山水哺育出了众多艺术家,他们用画笔和诗文将桂林之美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也无数次地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这座山水甲天下的城市。
在众多的桂林籍艺术家中,阳太阳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巨擘”。多年来对于故乡山水的诗性感悟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形成了阳太阳漓江水墨画的“文化之魂”。与此同时,这位朴实却充满激情的“人民艺术家”也成为了桂林文化的一张“名片”。
走进阳太阳的百年艺术人生
在桂林秀峰区桃花江畔、芦笛岩旁,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却因一位艺术大师而小有名气。这,就是庙门前村。走进村子,在村口的“阳太阳广场”上,阳太阳先生的铜像高高矗立,旁边配以大幅书法雕刻,让这个朴实的小山村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在不远处,一座木质的老宅有明显修葺过的痕迹。门头上,“阳太阳故居”的牌匾十分醒目。1909年,阳太阳就出生在这里。
“在庙门前村的老宅子里,父亲度过了山水美景相伴的童年。”阳太阳的儿子、著名画家阳光介绍说,父亲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爱好书画,在家中留有不少古字画。因此,父亲从小就临摹字帖和古画。也是在这里,他接受了最早的书画启蒙。
对于父亲90多年的从艺经历,阳光娓娓道来———
喜欢画画的阳太阳7岁入学取名“阳焕”,15岁考入桂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师从西画传入广西第一人帅础坚。阳太阳和那个时代的众多知识青年一样,想要施展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成为桂林市的第一批共青团员,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20岁的阳太阳考入上海美专,并改名为“阳雪坞”。22岁时,又转学到上海艺专,改名为“阳太阳”。当时的上海已成为文化变革的中心。在上海,阳太阳与庞熏琴、倪贻德等人创办“决澜社”,成为新美术运动进入新历史阶段的标志。在这段时间里,阳太阳与徐悲鸿、艾青、田汉、欧阳予倩等相识并结为好友。
1935年,阳太阳东渡日本,进入日本大学艺术研究科研习绘画,很快就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才华。他的油画《恋》入选日本的国际性美术展览,与毕加索、马蒂斯、罗丹等大师的作品同场展出。当声誉鹊起的阳太阳即将开启向往多年的法国之旅时,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此时,阳太阳毅然放弃自己的理想,决定回国。
1937年9月,阳太阳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桂林。同年10月,他就应徐悲鸿的邀请,在桂林美术院举办了个人画展,以画笔号召国人投身抗日救亡。这一时期,李济深、郭沫若、艾青、柳亚子、茅盾、田汉、欧阳予倩等大批进步文化人士云集桂林抗战文化城,阳太阳与这些进步文化人士结交,并参与绘制大型宣传画。他还应欧阳予倩之邀,为历史抗战剧《梁红玉》设计舞美,开拓了桂剧舞美的新天地。
在抗战洪流的洗礼中,面对国人饱经战乱、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阳太阳曾沉醉西风的美学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此时,他挥舞起现实主义的画笔,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燃烧着爱国激情的作品。他还与诗人艾青共同写诗作画,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作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阳太阳以笔为剑,不仅以画明志,还写下了不少爱国主义诗歌。他与胡危舟主编具有全国影响的《诗创作》,鼓舞了大批文艺人士和民众的抗战激情。
抗战时期的桂林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文化城,但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文艺人才依旧缺乏。1943年,阳太阳在桂林创办了“初阳画院”,开始了他作为广西艺术教育开拓者之一的历程“初阳画院”由李济深、茅盾、田汉、李文钊等人赞助,田汉、欧阳予倩、端木蕻良等人来校讲学指导。
1945年5月,阳太阳赴香港参加迎接广州解放活动。广州解放初期,他筹建华南文艺学院并担任教导主任、美术系主任。
1949年,阳太阳在香港与黄永玉、王琦、关山月、张正宇等人创办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间画会”。这年的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消息传到香港,许多文艺界人士兴奋不已。人间画会决定绘制一幅迎接广州解放的大型油画,并推选擅长人物画的阳太阳和张正宇起稿。十多个日日夜夜,满怀激情的画家们手中的笔几乎一刻不停。画作一完成,阳太阳他们赶上第一趟从香港开往广州的火车,在广州爱群大厦上挂起了这幅30米多宽的油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时,成千上万的广州人民仰望这幅巨画,欢呼雀跃,沐浴着解放的晨光。在新中国成立后,阳太阳还受邀参与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1951年夏,阳太阳应广西省人民政府之聘,任广西艺专校长、教授。1953年,广西艺专并入中南美专,阳太阳赴武汉任中南美专副校长、教导主任、绘画系主任。
1959年,阳太阳奉命调回广西。他曾先后担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院长、广西文联副主席及广西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广西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委、广西美协副主席和广西书画院院长等职。
1986年夏,77岁高龄的阳太阳回到家乡桂林定居。在他晚年生活中一直不离画笔,直到2009年8月辞世,享年100岁。
他是“漓江画派”的开拓者、旗手和领军人物
有专家评论说,阳太阳是20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而在广西美术史上,其影响和作用则更为重要。
翻开广西美术史,“漓江画派”的提出可谓是重要的“大事件”。而阳太阳正是“漓江画派”这一学术主张的提出者和倡导者。
上世纪50年代,阳太阳与关山月、胡一川在筹建广州美术学院时,接到时任广西省长张云逸的邀请:“广西人才匮乏,你是广西人,你应回广西,参加家乡的建设,广西才有吸引力。”为此,阳太阳离开广州回到了南宁,并积极筹建广西艺术学院。1962年,为发展广西美术事业,阳太阳首次提出建立“漓江画派”的学术主张,并为广西的美术事业发展谋划,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地在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等多个领域表现漓江的“真魂”。
“‘漓江画派’从提出倡议创立观点到成长,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阳光介绍说,任何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都是由一种风格相近的艺术家构成的,他们在思想情感、创作主张上有共同点,因此自然形成了相同的风格和统一的流派。在上世纪50、60年代,一大批画家纵情于桂林的青山秀水之间,潜心钻研国画艺术,创作了大量以漓江山水为主题、具有鲜明特色、风格独特的国画作品。事实上,当时的广西已具备了形成一个艺术流派的条件和要素。因此“漓江画派”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国美术界的诸多赞同。在此之后,阳太阳为推动和培育“漓江画派”这一广西文化品牌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被称为“漓江画派”的开拓者、旗手和领军人物。
自“漓江画派”的主张提出后,在以阳太阳为代表的广西美术界一大批老一辈画家的努力下,“漓江画派”最终在学术圈内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并培养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术人才,也为今天“漓江画派”的成型奠定了基础。2004年,广西漓江画派促进会在桂林正式成立,当时阳太阳受邀担任顾问。与此同时,“漓江画派”的推广工作引起了自治区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
“如今的‘漓江画派’已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个绘画流派。”采访中,漓江画派促进会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无论是艰难的过去,还是美好的未来,人们都不会忘却阳太阳这位“漓江画派”的倡议者为艺术界作出的贡献。
传承大师精神,点亮桂林文化
2008年7月,99岁高龄的阳太阳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郭声琨在贺信中给予了阳太阳极高的评价———
“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实践中,您以博大的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继承传统,融汇中西,积极探索广西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在多个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漓江画派的开拓者、旗手和领军人物,为中国美术事业和广西美术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人民的敬仰。您爱国家、爱人民、爱家乡,始终以高尚的精神品格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作出了无私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您为榜样,积极探索、精心创作,为广西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马飚在致辞中说———
“授予阳太阳先生‘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是我区尊重优秀文艺人才,鼓励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推动我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不仅对推进漓江画派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加快我区文化建设,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也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绘画使我快乐,更使我感到人生美妙。人生一百年,短暂而又漫长。我还是那句老话:我要在生命上、艺术上走一场人生马拉松,为中国、为广西的美术事业奉献力量!”这是阳太阳老先生生前常说的话,也是对他自己百年艺术人生的最好诠释。
在阳太阳有生之年,国内多位知名文人都曾对阳太阳作出中肯的评价。著名诗人艾青说:“你的事业发光了半个世纪。”著名画家李可染大师为他题词:“太阳书画,光耀艺林”。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朝闻也曾评价道:“世界之太阳只有一个,文学艺术之太阳越多越好。”……
回忆起父亲对艺术的执着,阳光感慨说:“父亲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一辈子都在这片土地上。他了解这里的山水,更对这里的山水充满了感情,父亲笔下的山水画作充满了柔美、诗意。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以及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精神,正是他留给后辈最好的财富。”
阳太阳的学生、原桂林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文祥,2013年走进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时曾这样谈起自己的恩师“多年来,阳太阳老师持续着他探求中国艺术那‘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意境之美的追求,以新的拓展与突破带动了桂林和广西漓江山水画的艺术创造。阳太阳老师是我们城市文化、城市精神之‘范’,他的作品以精致的艺术技法,以平和、亲切的情感显示着桂林之美、漓江之美!”
穿越百年沧桑,如今阳太阳早已成为桂林文化的一张“名片”。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阳太阳先生的艺术精神,使之与桂林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打造桂林文化的新品牌,桂林人一直不遗余力。
2014年起,秀峰区政府投入150万元在秀峰区庙门前村阳太阳故居原址上进行重建,为的是将阳太阳卓越的文化艺术成就向人们展示,同时深刻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重建后的阳太阳故居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书画作品。如今,前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人们感慨于这位艺术大师的杰出才华,同时也对桂林山水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触及。
新闻推荐
农行广西分行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上半年各项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农行广西分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和民生建设,持续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各项贷款投放创历...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