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唐广生通讯员/黄尚宁)广西唯一开展量值传递的标准长度南宁基线场、GNSS微型网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日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对项目进行了验收。这将为广西自然资源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设备保障,并有望成为北斗导航系统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南宁基线场位于江南区苏圩镇佳棉村附近,由12座观测墩构成一条总长1260米的基线,1987年设计,1990年建成,是国家大长度计量标准溯源传递至广西,用于检定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等仪器所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全国最稳定的标准长度基线场。从1991年起,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对该场地进行了多期检测,相对精度均超过1/200万。多年来,基线场服务广西城建规划、水利水电、市政工程、交通桥梁等行业部门的仪器检定及校准,在广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提高基线场运行水准,2018年1月,自治区自然资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邀请第一大地测量队进行设计,正式启动实施了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共投入资金125.9万元,对标准长度南宁基线场及GNSS微型网进行升级,将12个观测墩强制对中器、GNSS微型网7个墩实施改造和装饰,并与苏圩连续运行参考站相结合,围成了一个4.53亩的基地。
广西自然资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主任成国立表示,升级改造后的标准长度南宁基线场、GNSS微型网将是国内基线精度最优、稳定性和环境条件最好的野外比长基线。下一步,该中心将大胆创新,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北斗导航系统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全力服务自然资源事业发展。
新闻推荐
通讯员王华周淮聂柳洪晚报讯日前,城中区人武部把征兵宣传展台搬进了广西科技大学2019届医学类毕业生专场双选会,通过设立咨...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