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晓淦)12月24日,“全球环境基金加强中国东南沿海海洋保护地管理,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沿海生物多样性项目启动会暨第一次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北海市举行。来自国家和桂粤闽三省林草部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商海洋生物保护工作。
当天上午,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PD)驻华代表处、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北海市政府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此次会议及项目启动致辞,并正式启动“全球环境基金加强中国东南沿海海洋保护地管理,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沿海生物多样性项目”(下称“中华白海豚项目”)。
会上,与会人员还就UNPD-GEF项目管理流程、启动报告和工作计划、具体工作安排和沟通协调机制等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指导委员会还讨论通过了项目启动报告。当天下午,与会代表还前往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全球环境基金(GEF)是一个由183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国际合作机构,旨在与国际机构、社会团体及私营部门合作,协力解决环境问题。1991年以来,GEF已为165个发展中国家的3690个项目提供了125亿美元的赠款并撬动了580亿美元的联合融资。这些资金均被用于支持和规划实施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国际水域、土地退化、化学品和废弃物有关的环境保护活动。
“中华白海豚项目”是GEF资助的中国保护地体系改革(C-PAR)项目下属六个子项目中的第四个子项目,赠款总额为300万美元,由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执行管理、规划院具体实施,实施期5年。项目涉及福建、广东和广西3个省区,北海、钦州、厦门、珠海、江门5个地级市和5个自然保护地。
项目以中华白海豚为指标和旗舰物种,旨在通过整合海洋景观规划和管控威胁,有效保护中华白海豚等重要海洋生物的关键生态环境,完善海洋保护地政策法规,扩大海洋保护地网络,开展海洋保护地和生态敏感区管理示范,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信息共享等活动,提升我国东南沿海海洋保护地管理能力,保护我国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沿海生物多样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园园“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做表率!”这是市政协委员、广西贵港市亿松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文理常...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