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纵横
子午
据广西新闻网12月5日报道,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民营经济相关信息。据悉,广西着力解决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中前三季度为民营经济纳税人累计减税117.87亿元。目前,全区非公市场主体已近280万户,从业人员超千万人。
可以说,没有比数据更能真实表达民营经济发展状态和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成熟度了。
仅以前三季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数据说话:非公企业缴纳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68%;非公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6%,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51.2%;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总额更是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88.6%。
以上为数不多的统计数据已能说明,非公有制企业完全可以与国有企业比翼齐飞,为广西发展、人民幸福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支撑。
近几年,广西制定出台了许多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比如,《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关于促进广西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等,均惠及民营及小微企业。
今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布的《关于着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意见》,55条措施涵盖减轻税费负担、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9大方面,开足“火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日前,自治区人社保障厅又印发《关于做好小微民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包括小微民营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使用季节工的企业,以及扶贫车间中有劳动关系的员工,可先行参加工伤保险,不捆绑其他险种,意在降低民企为员工投保工伤险的门槛。
这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政策措施,剑指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正在逐渐变现见效,广西民营经济发展与区位优势、优质资源逐渐联合,前景可期。政策措施的落地执行既展现自治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施政手段,亦敦促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加紧“腾笼换鸟”,在全区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应当说,哪个地方民营经济活跃度高,哪里的经济发展就更有活力。建设壮美广西,民营企业不能缺席。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主要还是公平竞争问题,也因此,强化顶层政策设计和发展战略规划的引导,抓好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才是根本。
实打实地为民营企业“松绑”减负,把现有优惠政策措施实实在在不打折扣地执行了,不给民营企业发展脚上“穿小鞋”、腿前使绊子,全力营造并保障好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自会在宏阔的市场上搏击鱼跃。
给民营企业实实在在地减负,更要务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招工贵、用地难用地贵、物流、用能成本高等实际问题,全力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壮大民营经济才不会变成一句口号。比如,自治区的减负奖励政策措施,具体落实到一些市县,有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就反映获得感不强,也有一地方或部门有政策不兑现、兑现服务要“交换”等,寒了民企经营者的心,伤的则是民营经济这具“身体”。
优化营商环境,壮大民营经济,不是仅有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措施就万事大吉,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推动落实。实践表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减负措施必须实实在在,政策执行必须条条到位,推进工作必须细之又细。无论从长远还是眼前看,发展民营经济势在必行,而给民营企业减负,须实实在在才行。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刘豫)12月8日晚,首届荷花奖网络电影节暨第十四届青铜奖大学生微电影国际大赛颁奖礼于广西大学校汇学堂...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