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银海铝生产车间一角。(来宾银海铝供图)
时下虽已是寒冬时分,但来宾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来宾银海铝)生产车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透过电解槽炉门,车间工人正认真观察铝水的熔炼情况,槽里泛出的红光,让人感到一阵暖意涌上心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当下,1543名来铝人都有一个共识——铆足劲头抓生产。去年,来宾银海铝持续迎来利好消息。去年1至11月累计生产原铝42.4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公司7月开始实现盈利,根据市场测算第四季度可实现大幅度盈利。
银光闪烁,熠熠生辉。2009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来宾银海铝经历过高峰低谷,从举步维艰到迎来发展曙光,历经十年风雨,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西已投产的最大电解铝企业,是广西“铝二次创业”重点项目。
不畏艰辛
勤劳创业弱变强
走进来宾银海铝党员活动中心,里面收藏的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铲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2007年3月举行的来宾银海铝一期项目工程奠基仪式上。那时的来铝人意气风发,立志在来宾这片热土闯出一片天地。
两年后,来宾银海铝一期25万吨项目建成投产。投产的那年,公司职工黄承谦和爱人从百色来到这里工作。
“当时厂区周围都是黄泥路,职工住的是大通铺,喝的水是自己打井抽上来的地下水,大家都没有被困难击退。”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黄承谦说,大家都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踏实肯干,一切都会好起来。
凭借这样的初心和信念,在十年多光景里,来宾银海铝原铝产能从25万吨提升到50万吨,占整个广西的23.31%。2018年,为响应自治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战略,10万吨大扁锭项目上马开工建设,2019年6月30日正式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95亿元。
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和公司的不懈努力下,来宾银海铝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原来的黄泥路被宽敞的水泥路取代;随着一家家下游铝产业企业到周边落户,原来的“农场”变成了迁江华侨工业园区。更让公司职工高兴的是,他们告别了大通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公租房,子女就读问题得到解决;告别不通自来水的历史,喝上“放心水”。
如今,曾先后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集团公司“广投工匠”称号,并获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代表的黄承谦也从初来乍到的调度工人变成电解槽边上的“老黄牛”,积极做好传帮带,分享他在电解槽边学习成长的故事。
政企同心
攻克难关谋发展
2014年前后,对来宾银海铝来说是特殊的时期,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低迷等综合性因素叠加影响,来宾银海铝因亏损严重而停产。如何让这个来宾工业发展的“压舱石”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当时市委、市政府以及来宾银海铝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的工业企业,电费支出是公司成本支出的大头,用电成本不降,企业发展前景危如朝露。
罗伟林于2014年6月大学毕业进入来宾银海铝,是来铝人打响“复产保卫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时刚进入公司,正处复产的关键时期,老员工都在为重新开槽做准备。”罗伟林说。
来宾银海铝的困境,对于刚刚起步的来宾工业来说,如同从暖春变成寒冬。为解决困境,市委、市政府积极向自治区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奔走呼吁,想方设法解决企业用电难题。
受政策等客观条件影响,“降电价”的道路艰辛漫长。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14年上半年,“来宾铝直购电”方案获自治区政府同意,让来宾银海铝复产和减亏看到了希望。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同比增长6.4%,增幅高于年初预期1.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400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80.2%,连续7个月超过80%本...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