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予昕
近年来,我区抓住“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把桑蚕业作为特色和优势重点产业来抓,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蚕茧生产和茧丝加工基地,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产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较低、蚕茧价格大起大落、桑蚕产业大而不强不优等问题凸显。自治区政协委员赵太想结合实地调研,提出自己的建议。
赵太想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桑蚕业发展的相关专项规划,提高各项扶持政策覆盖面和精准度,强化优质原料茧基地的建设,延伸“种桑养蚕-缫丝-绢纺-织绸-印染-服装”产业链,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应避免同质化竞争,抵制低价倾销;蚕农方面应建立产业抵御风险机制,并加强技能方面培训,提高养蚕风险防范能力。
新闻推荐
百色市疾控中心荣获2019年广西预防医学会地方病分会先进集体
本报百色讯近日,广西预防医学会地方病分会对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广西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工作进行表彰,百色市...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