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周珂通讯员/党舒)2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司法厅获悉,去年以来,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快整合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了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据了解,我区积极推进建立涵盖自治区、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1个自治区级、14个市级和11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49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16198个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村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整合实体、热线、网络平台,打造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站等为一体的全时空、全业务法律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从扩大覆盖面、提高案件质量、加强工作保障等方面着手,积极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组织全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和精品案例评选活动,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试行)》。积极开展合作制公证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新审批5家合作制公证机构,全面落实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标准化和“减证便民”行动,将99项公证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清单。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规范管理,对全区62家鉴定机构和683名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信用等级评定,对全区公安机关158家所属鉴定机构和1273名鉴定人、全区检察机关12家所属鉴定机构和159名鉴定人进行备案公告,进一步健全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登记管理工作机制。推动仲裁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加强规范管理,开展全区仲裁行业发展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积极探索涉外仲裁工作,加大选聘外籍仲裁员力度,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仲裁法律服务。
据统计,近年我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接待解答法律咨询有40.96万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461件;办理公证登记189803件;办理司法鉴定案件57678件;各仲裁委共受理案件9.17万件,案件标的额达148亿元。
新闻推荐
中国青年报2月27日消息,每天上午8点,广西某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羽璇老师都会守在电话前,进行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学校开设了...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