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种业监测处通报,受疫情影响,今年种子市场将延迟10-15天启动,种子销量同比减少10%-30%,但种子供应数量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当前,种子市场遇到的三大突出问题是:调运困难,加工停滞,销售不畅。种子企业复工进度慢和零售渠道不通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春夏播作物种子总量充足
春夏播作物种子准备充足,质量稳定,种子供应总量能满足春耕用种需求。
“两杂”种子总体仍呈现供大于求之势,预计玉米种子总需求量为10.6亿公斤,总供给量为16.4亿公斤;预计杂交稻种子总需求量为2.1亿公斤,去年新产杂交水稻种子2.4亿公斤,有效库存1.6亿公斤,总供给量为4亿公斤。
其它春夏播作物种子供给平衡有余。常规稻、大豆、春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种子准备数量均能满足需求;蔬菜、马铃薯、春油菜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种苗供应充足。
种子繁育期间没有出现重大灾害,质量总体好于常年。各地认真测算后的结论是,各区域种子准备数量均较充足,没有出现供给数量短缺的地区。但疫情影响运输,广西出现早稻种子、安徽和山东出现种苗过剩的情况,而有些地区缺少种子种苗。
根据全国种子市场观察点监测到的种子价格数据分析,目前春夏播作物种子价格基本平稳。
三大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种子调运困难。近期农业农村部和各省相继发布通知,要求有关部门确保疫情期间农资运输畅通,但当前多数农村和乡镇道路仍处于封闭或限流状态。农作物种子种苗调运出现阻碍,主要是高速、国道、省道已经恢复通行,但发货地和收货地的支路交通受阻。
目前全国各省区种子市场的铺货率为往年的50%-70%,入户率也有明显下降,但无法准确统计下降的程度。
甘肃省玉米、蔬菜、瓜类、向日葵等种子调出量同比减少了15%。福建需调往省外的杂交水稻子仍有30%滞留,省内的种子有一半未运到位。云南在海南南繁基地生产的玉米种子,因交通阻碍不能及时采收和运回。
二是种子加工压力大,各地进展差异大。预计黄淮海夏玉米未加工包装的种子超过40%,东北常规稻超过20%,南方中稻和东北玉米约50%。
今年春节早,不少企业把种子加工包装环节推到节后进行。调查显示,多地企业的种子加工计划将延后15天左右。安徽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加工包装仅完成了30%。山东玉米种子企业加工包装的完成比例差异较大,在30%-80%间。登海种业种子加工包装完成了65%,登海先锋完成了95%。湖北企业目前在库的种子基本没有进行加工包装。
三是种子销售不畅。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大棚种植的蔬菜、西甜瓜已完成购种。海南、福建、广西、云南等省南部地区早稻种也完成购种。甘肃和江苏等省直播种植的蔬菜、贵州和云南北部地区春玉米与中稻、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的早稻、河南和河北以及山东等省的甘薯和马铃薯种子(苗)正值销售关键时期,但多地种子销售店无法正常开业,种子企业也不能进村销售,种子售出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已是3月初,相关作物的种植进度会推迟。
河北的西甜瓜、马铃薯作物前期育苗育秧不足,很可能会错过播期。安徽一些县的辣椒种植面积很大,现在也面临买不到种子的问题。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春小麦、东部地区的水稻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
(来源:《农资导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涛)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我们也告别了冬季的时令水果。3月2日,记者走访水果市场发现,近日,市区几乎所有的农贸市场和...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