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陆照德通讯员米儒聪)今年5月,机器人“睿米”来到百色后,成为广西神经外科领域第一个能做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引起广西区内神经外科领域的广泛关注。
6月5日下午,机器人“睿米”做了两台手术,把本来人工手术需几个小时的高风险手术仅用30分钟就轻松做好。在市医院综合大楼四楼第二学术厅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发展前景”学术交流会现场,与会人员通过大屏幕观看到手术现场。
手术结束后,医学专家们就此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市医院脑科医院主任李忠华博士详细介绍了该院神经外科采用前沿科学技术应用于手术的进展情况。
据悉,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睿米”有“脑”“眼”“手”。医生利用“睿米”的“脑”通过三维图像观察患者头部,计算病灶准确位置,规划最佳穿刺路径;用它的“眼”实时跟踪确保机械臂沿规划路径运动到指定的手术位置;“睿米”的“手”则负责准确定位医生规划的穿刺位置,同时充当操作平台。
引进该机器人后,市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立即在科内进行多次培训,并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中心负责人韩帅等专家到医院进行指导。
6月3日,在韩帅的指导下,市医院神经外科利用机器人“睿米”对一名57岁的女性患者成功实施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手术。
据悉,脑外科机器人手术就是一种微创外科手术,它利用CT扫描装置来详细探查病人脑内立体影像并获得图像数据,图像数据经处理后,能够明确显示病灶的位置,手术规划软件按照病灶位置引导机器人末端手术器械运行到手术位姿,辅助医生执行脑外科手术,不用开颅就可以实施脑深部病变活检、囊性肿瘤的治疗、脑深部脓肿的治疗、脑内异物摘除、脑出血的治疗、核团毁损、配合神经内镜、显微镜手术、深度脑刺激手术、癫痫立体定向脑电图手术等,极大地增加了神经外科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操作简易,应用范围广,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据李忠华介绍,手术定位精度可达1毫米(当天手术定位精准度达0.66毫米),患者创口小于5毫米,手术平均用时仅30分钟。同时,能给病人带来更好的预后,具有取代框架成为立体定向手术的趋势,是神经外科精准医疗时代的强力助推器。
在术后举办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发展前景学术交流会上,区内外知名神经外科专家教授分别作了“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机器人辅助下的人工智能诊疗”“‘睿米’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等学术专题讲座,分享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谭卓雯)6月5日,广西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西环保集团联合主办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研讨会,生态环境领...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