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通讯员张玥云杜雪凡)广西铁路职工姚永民痴迷收藏30余年,上万件与铁路相关的藏品见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前,记者走近姚永民,听他讲述与收藏的“不了情”。
今年48岁的姚永民是南宁车辆段柳州运用车间的普速列车上部组职工,工作是负责检查车内各服务设施,小到车上的灭火器、安全锤等都是他的责任范围。上世纪80年代,17岁的姚永民的“收藏初体验”始于邮票,27岁到铁路上班后,他的收藏范围慢慢扩展到了铁路相关物品。
走进姚永民80多平方米的家,阳台、床底,目之所及堆满了他的各类藏品。“这些是老铁路胸徽、帽徽、肩章、袖带、奖章、列车时刻表、客车三角钥匙、搪瓷杯……”一聊起心中所爱,姚永民就打开了话匣子。在上万件与铁路相关的藏品中,姚永民最得意的要数十多年前收入的铜瓶了。直到现在闲暇之时,他还会不时把它拿出来擦拭。
“我当时在旧货老街一眼就看到了它,花了1000多块呢!当时的1000多块可不比现在,你看它不仅印有铁路路徽,还是一件明清年代运用景泰蓝工艺的掐丝珐琅铜器。当然,这都是我过后仔细对照确定的。”
“我每收入一个物件,总能想象出它去过哪些地方,经历过哪些事,都很有故事的!”随着数量不断增多,他不再“孤芳自赏”。姚永民不但多次举办主题展览,一向“吝啬”的他还向广西博物馆、柳州市档案馆、柳州市工业博物馆、柳州日报等单位累计捐献了70多件藏品。这些藏品现在都成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和展品。
“这些年,铁路发展很快,回头看看自己收藏的老旧物件,就感觉更有意义了。”姚永民笑着说,“铁路发展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我希望通过我的收藏,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人的一生之中一般都会有过关节痛的经历,有些人很快就好,恢复如常;有些人日渐加重,活动困难;有些人则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很...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