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西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地方网 > 广西 > 今日广西 > 正文

多方合力大调解 情理相通效率高 广西探索柔性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综述

来源:广西日报 2020-12-30 07:2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罗琦

有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区劳动人事争议数量增加、案情日趋复杂,劳动关系领域风险加大。

为应对新问题、新挑战,我区积极探索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创新构建党政、群团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区各地建立多方劳动人事争议大调解中心25个,充分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将争议柔性化解在萌芽状态,妥善做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双维护”,节约了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2020年,全区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1万件,同比增长45.2%。其中,通过调解方式柔性化解争议近3.7万件,调解成功率达71.7%,同比提高6.8%,有效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A整合相关部门人员资源

根据工作职责,党委政法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行政等相关部门均有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职能,也有相应的人才调解资源,但在此前调解工作中存在着各部门独自行动、资源分散、分段式处理等问题。2020年起,我区部分地区在整合各部门资源进行合力调解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2020年1月,防城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率先在全区试点建立劳动人事纠纷联合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联调中心),市、县两级均同步推行“监察+仲裁”联合调解模式,实行同窗受理争议。

“在调解中,仲裁员通过发挥法律素养较高的优势,理清争议焦点;监察员则合理使用执法权威慑作用,指出可能带来的不利行政后果。通过协同配合,共同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实现‘1+1>2’的成效。”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刘振华介绍,自联调中心成立后,大部分类似案件往往当天就能协调解决,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不久前,该市联调中心在整合监察仲裁的基础上实现了力量再升级——进一步融入了法院、工会、工商联、司法及住建、交通、水利等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资源力量,初步形成“监察+仲裁+N”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联合调解模式。

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各级联调中心共受理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工作时间及休假等调解案件494件,其中调解成功425件,调解成功率达86.03%。

除了防城港外,其他各市的探索也别具特色。在玉林,当地政法部门牵头整合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法院、检察院4个部门的调解职能资源,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2020年1—10月,该市调处中心共立案处理案件292件,调解成功279件,调解成功率达95.55%。

与此同时,全区各地仲裁机构普遍设立的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也在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分布在各地的67个工作站,将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援助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相结合,对提高调解成功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积极作用。

B发挥群团组织职能

劳动关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具有多方性、群众性和协同性。相应的,该工作也需要人社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以及其他有关各方人员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为此,不少地区充分发挥了地方总工会、企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群团组织各类人才加强与司法调解的联动协调,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多方调解模式。

2020年3月12日,桂林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桂林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挂牌成立,由仲裁员、法援律师、工会调解员、高校专家学者、法院退休法官、企业家协会及工商联代表担任调解员。

有了大量人才作支撑,该市调解中心成立后,案件解决的“质效”有了极大提高——截至2020年11月30日,该市调解中心已成功调解410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达71.3%。

“通过采用多部门人才、多层次调解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调解队伍力量,提高了调裁审衔接水平,也从源头上保证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处‘质效’,节约了当事人的仲裁时间。”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宁燕表示。

在北海,当地推行“仲裁+法院+工会”的调解工作模式,并于2020年6月挂牌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其调解员由法院聘用的专业法律人员、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的人民陪审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以及具有丰富调解经验退休法官、工会干部等人员组成。

2020年8月19日,贾某等4人以离职后仍被拖欠部分劳动报酬为由,分别向北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为充分利用“仲裁+法院+工会”联动解纷机制,仲裁委特委派银海区法院特聘的工会调解员、退休法官崔焕忠为上述4起案件进行调解。

在案件调解过程中,作为调解员的崔焕忠先后多次与当事人沟通——对劳动者一方请求中不合法的地方细心释法,对用人单位一方认为“不公”的问题耐心讲解,让双方解开心结。

9月11日上午,崔焕忠邀请5位当事人来到银海区法院,面对面就之前电话协商的内容进行确认。最终,在崔焕忠的主持下,各方达成协议:公司于9月18日前分别向贾某等4人支付劳动报酬共计6400元。

相较于“仲裁+诉讼”程序,“仲裁+法院+工会”多元纠纷化解模式用时更短、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崔焕忠坦言:“这一模式节省了司法资源,又化解了社会矛盾,进一步畅通了劳动者维权渠道,相当于为劳动争议化解按下了‘快进键’。”

C鼓励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参与

吸收专业力量积极参与,合力化解劳动人事纠纷,同样是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向。

2020年,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超过全区总量的40%,办案压力巨大。为及时化解争议,该市充分发挥本地法律专业社会力量较强的优势,于2020年6月22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与4家律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社会组织签订《法律专项服务协议书》,双方联动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

2020年10月28日,小冯和17名工友走进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我们18人的工资被拖欠,现在又联系不到公司负责人,很担心拿不到工资。”第一次遇到劳动争议,该怎么走程序解决,小王和工友心里都没底。

广西南宁市甘露法律事务所收到该委托调解案件后,立即安排调解员韦爱群开展工作。岂料,多日联系不到公司负责人,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这样下去可不行,越拖越久,这意味着劳动者诉讼的成本和时间要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韦爱群与该公司场地租赁方、物业公司进行了多次对接沟通,最终与该公司负责人取得实质性联系并展开调解。

在调解中,公司负责人表示其确实拖欠18位劳动者的工资,但是公司现在已停业,无法支付。韦爱群在详细了解公司现状后,向公司负责人解释了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后果及应优先支付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经过多次释明法律,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想方设法在公司停业清算过程中优先支付劳动者工资。

11月24日,经过韦爱群的再次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18位劳动者当日收到公司转账支付的工资合计46043元并撤回仲裁申请。“非常感谢调解员,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们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我们应得的报酬。”小冯激动地说。

“18位劳动者涉及18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帮劳动者拿回了血汗钱,也维护了企业的基本利益,真正地做到案结事了。”自2020年7月开展案件调解工作以来,韦爱群个人已成功调解222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新闻推荐

宇洋集团打造综合型地产科技服务平台

朝气蓬勃的宇洋团队宇洋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极具成长力的地产服务公司。短短五年时间,公司在业绩保障下急速扩张,先后落...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多方合力大调解 情理相通效率高 广西探索柔性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综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