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叶祯)昨日上午,广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及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广西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当前全球疫情高发,呈现扩散蔓延趋势。特别是印度等我国周边国家疫情形势急剧恶化,还出现了多种变异病毒,传播力更强,近期国内辽宁、安徽等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广西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风险和压力持续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要求全区各地各部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态”,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主要采取9个强化措施。在强化人物同防,确保边境疫情防线进一步筑牢方面,严格执行入境人员“三查三排一转运”制度,完善边境地区检测、隔离、收治、转运等措施,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次核酸检测”,并要求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7天内须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适当延长涉印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间为“14天+7天”,增加核酸检测次数。加大对相关国家进口物品的检验检测力度,严格执行预防性消毒措施。
在强化返桂来桂人员管理服务方面,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返桂来桂人员要求提供到达目的地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桂后实施3次核酸检测+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强化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工作上,确保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排查。目前广西已建成及提升全区346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全区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可达47万余份,能满足“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要求,具备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能较短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的能力。
此外,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哨点”作用,确保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强化进口冷链物品监管,确保由物输入疫情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强化集中隔离场所管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进一步规范;强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免疫屏障尽快形成;强化边境地区对口支援,确保外防输入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疫情防控健康宣教,确保广大群众个人防护措施得到落实。
■热点问答
广西如何加强集中隔离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对涉印度入境人员的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有什么特别的措施?
廖品琥(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准确性,对所有在广西入境人员于集中隔离的第1天和解除隔离前(第14天)实施“双采双检”,即分别采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两种类型标本置于同一采样管中,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进行平行检测或同一机构分别用两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要求采用高灵敏和双靶区域以上的试剂进行检测,以降低因试剂灵敏度不足或病毒变异可能造成的漏检风险。
对来自印度和南亚方向入境人员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涉印入境人员,全部采取加强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工作,适当延长涉印入境人员隔离医学观察时间为“14天+7天”,适当增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次数,即在入境的第1、4、7、10、13、15、21天检测新冠病毒核酸,以提高检测时效性,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病例,把境外疫情输入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广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如何,疫苗供应是否能保证充足?
廖品琥:截至5月19日8时,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48万剂次,其中两针次的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次732万,第二剂次300万;一针次的腺病毒载体疫苗16万剂次,各类重点人群基本实现“应种尽种”,已初步构建起了重点人群新冠病毒免疫“防火墙”,疫苗接种工作成效明显。
上周,国家向广西下达了大规模人群接种任务,同时实行按周计划逐步加大对广西新冠病毒疫苗的供应。
目前,广西疫苗接种供应比(疫苗接种数量/供应送达疫苗数量)维持在90%以上,实现所有疫苗全程追溯,疫苗总体上可以满足大规模人群接种需求。全区现指定接种单位有1738家,设置接种台数有6457个,预防接种相关人员44971人。
新闻推荐
驾考取消“半坡起步”,老旧小区周边增设夜间限时停车位…… 9项交管便民措施6月起在全区实施
南宁一些单位开放共享停车位,方便周边小区居民夜间停车,缓解“停车难”(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周志英/文程勇可/图科目二考...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