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新雄实习生翟斯佳
5月22—28日,在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暨第三十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成就展(以下简称“两周一展”)活动期间,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及科普基地、场馆等92家单位对公众免费或半价开放,公众可以近距离接触科研活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今年的“两周一展”优质科普资源开放活动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民众既能通过实地参观,感受科技创新魅力,也能足不出户通过线上展览、在线学习、线上科普讲座等形式参与到科普互动中来,极大提高了公众参与自由度。
“来我们这里参观的人数超过500多人,主要是中小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为了寓教于乐,工作人员精心策划了展示内容和互动科普节目,效果挺不错。”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植物园联络人廖庭介绍道。在该植物园的微信公众号上,学生和家长留言点赞称此次科普活动在一颗颗童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除了在主场“烹制科普大餐”,该植物园科普小分队还主动把科普套餐送到偏远的乡村小学。5月25日,龙胜乐江镇地灵小学师生在科普小分队的鼎力支持下,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科学活动日,通过“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3D(三维)科普展板、“植物传粉知识”科普短视频、VR眼镜观察植物世界等精彩纷呈的方式,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如果你想了解高大上的世界第一拱桥的风采,就来广西大学吧。“如果公众有意向参观,可以提前网上预约,我们做好服务引导。”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跨拱桥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络人表示。记者采访了解到,有关工作人员把平南三桥建成动态模型演示,生动地展现了世界最大跨径拱桥的技术创新点。
线下资源丰富多彩,线上科普亮点多多。在云端畅游科普海洋,妙不可言。广西大学农学院标本园在线上为民众展示了荔枝高接换种技术。广西师范大学则将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搬到云端,通过腾讯会议等创新方式为民众科普参与开辟新路径……主办方表示,我区正整合资源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科普展,拉近公众跟科技的距离。
这是我区近年来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
第十一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情况结果显示,2020年广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7.70%,比2015年4.25%提高了3.4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十三五”时期广西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7.16%的目标任务。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科技示范基地发挥了主阵地作用,群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利。
新闻推荐
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广西选拔赛开赛 200多名民间羽坛高手鏖战邕城
选手在比赛中。组委会供图本报南宁讯(记者/钟文昌)6月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广西选拔赛在位于南宁市江南区...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