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社坡镇第二初级中学 甘运机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经常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关键。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探讨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中,我体会到运用心理学原理,设计、组织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注意自信力的教育,使学生经常具有高涨的求知欲望。心理学认为,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高度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思想活跃,喜欢表扬。因此,对学生的优劣,如果总是那一把尺——考试成绩去衡量,那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但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成为阻碍智力发展的鸿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强,但朗读却很好;有的学生作文不好,而往来的书信却写得真情意切;有的学生“读”、“写”都较差,而与人谈话却能侃侃而谈……就是学习最一般的学生也有他的长处,也有取得好成绩的愿望。教师不仅不应当冷漠视之,而且应当用自己的热情和思考来激发和巩固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我十分注意自信力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下学习。
首先,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精神生活和创造性活动的欢乐。我的语文训练听、说、读、写并重,语文成绩根据这四方面能力来评定;作业和作文成绩由态度分和质量分组成,只要态度认真(书写整洁、按时独立完成),就是质量(正确度、语言表达工夫等)学生,也会得到好成绩。
其次,创造条件让大多数学生得到表现,获得肯定。如经常开展朗读、朗诵、讲演比赛,让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表现;经常范读或抄贴优秀作文,让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鼓舞;经常展出学生优秀习作,让平时扎扎实实打基础,勤奋学习的学生得到鼓励……除了在肯定学生的成绩之外,还要注意学生中那些夹杂在谬误中的闪光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扶植。例如我发现“差”生中的大多数都喜欢读课外书,有的还喜欢在书上、作业本上画点东西,于是开展了“学海拾贝”竞赛。习作里可以是摘录书报中对陶冶情操和提高读写能力有帮助的佳词妙语;也可以是自己读书报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根据文字配上适当的图画。做得多而好的优胜者,每学期评选二次,期中初评,期末总评。这样,他们劲头可来了,一本本习作虽然幼稚,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别有一番趣味。学生获得肯定后,更加激起了兴趣。读的书多了,不但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而且增加了知识。
二、根据感知和注意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常处于欢乐满足的情绪之中。心理学认为,新异、活动、有趣、鲜艳的刺激物才容易被感知和注意。因此,那些盲目的重复或不分年龄特征,不分课文特点采取统一程式化教学,必成为单调,令人生厌的刺激物而失去效果。中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兴趣容易迁移。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心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经常给学生新鲜感。为了达到这个境界,我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一)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导语,从一开始上课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主要的方法有:(1)提示法。主要是介绍一些关于课文的必要知识和就课文的重点难点作适当的提示,使学生产生了“印证”而急于阅读的心情。如课外读物《小麻雀》,要求学生阅读前先提示:“这篇散文写的是一只带伤的小麻雀又被猫咬伤的经过。作者对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以及作者自己的心理都写得细致入微,十分感人,请同学们阅读时仔细体会。然后想想,文章虽然着重写的是小麻雀,然而想告诉读者的却不止于此,它表露了怎样思想感情?”(2)质疑法。从课文实际出发,或联系生活,或结合直观,或根据情理,用质疑方法引起学生活跃思维,激起探索奥妙愿望。(3)激情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积极的认识兴趣。
(二)根据课文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每一课都给学生提供新的知识信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课文里“滚、打、摸、爬“。如教诗歌,我重在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诵,通过富有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语言”悦其耳目,动其心灵”;教学寓言童话故事,我重在指导学生复述或扮演角色朗读,使文章所描绘形象比较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小说,我就着重点拨理解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到布局谋篇和刻画人物的技巧。
三、根据思维规律恰当点拨引导,以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体会揭示知识奥妙的乐趣,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是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然而,知识本身的体系,规律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规律并不是一回事。如果无视思维规律和学生状况,学习情绪,只是机械地把知识从自己头脑中搬到学生面前,要求他们只字不差地一口吞下,或旧的知识还不完全领悟,新的又接踵而来,学生诚惶诚恐辄得咎疲于奔命,哪有什么兴趣可言呢?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思维规律循序渐进地点拨指导,促使他们用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掌握知识的整个过程,科学的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应当是渐渐地把学生引向知识和思考的王国。这样,学生才能既掌握了知识,又能不断地体验到揭示知识奥秘乐趣,求知欲望自然就会更加强烈。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点。寓教于乐,是传统教学法则。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喜欢听你的课,乐此不疲,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新闻推荐
...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