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智荣 实习生 罗珩)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去年贵港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7.5%,创历史新高。
去年,贵港市各级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市委“六靠”工作思路,在全市开展“三百工程”项目建设大会战。通过对重点产业项目和财源建设企业的扶持,全市上下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打基础、保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较快增长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财税收入大幅增长。据初步统计,全市“三百工程”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约4.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左右,“百企财源”企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6.1%。预计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15.7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55.3亿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亿元,增长29.2%。
贵港市紧紧抓住西江经济带深入推进的机遇,依托港口优势,重点抓好建材、冶金、化工、机械、糖纸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整合提升羽绒、服装、食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传统优势产业,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抓好清隆机械、鑫发冶炼、宏源矿业、鑫益饲料等规模企业扩能改造和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电力能源产业,通过加大投资,促进技改,打造了一批大企业。预计全年建材产业产值超70亿元,冶金产业产值超60亿元,电力能源产值超50亿元,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超30亿元。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7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73.6%。在这些龙头大企业的强劲拉动下,电力、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建材、饲料、化工、糖纸等骨干行业快速发展,效益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贵港市加快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目前,市江南工业园、贵港(台湾)产业园、桂平长安工业园等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88.7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提升。去年1至11月,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54.3亿元,增长35.4%。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成为贵港市财政增收的一个强力支撑。去年,贵港市加快推进市图书馆、市区中山路北延段等中心城区“一园一馆八路”工程和一批商住小区项目建设,全市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6.72亿元,建设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21.3%。其中,房地产投资突破33.8亿元,房地产建筑业税达6.61亿元,占全市的13.21%,创历史之最。城市化率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贵港市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财源。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搭建项目招大引强平台;利用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仅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贵港市就签约项目75个,合同投资额310多亿元。去年1至11月,全市新引进合作项目278个,合同投资额257.57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87.41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自治区下达贵港市内资180亿元目标任务的104.1%。实际利用外资1.937亿美元,完成自治区下达贵港市外资1.8亿美元目标任务的107.66%,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任务。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