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智荣 通讯员 宋雄光)“公路修到家门口,卡车开到田地头;轿车摩托车跑得欢,村民出行坐上公交车……”这是贵港市“十一五”期间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后,农村出现的新景象。
“十一五”期间,贵港市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达13.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42倍,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前所未有。投资1.7亿元,完成通乡水泥路项目桥南至木格线、木格至寨圩线等12个项目共236公里。投资5.4亿元,完成通村水泥路项目265个共906公里。投资1.0亿元,完成通达工程砂土项目102个共487公里。投资0.5亿元,完成渡改桥项目41个。完成零星工程和社会投资4.8亿元。农村水泥、沥青路总里程达到1739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1142公里。贵港市通水泥路的乡镇比例由“十五”期末的96%上升到100%。通公路的建制村比例由“十五”期末的67%上升到100%,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通水泥路的建制村比例由“十五”期末的23%上升到58%,提前两年完成自治区下达给贵港市的通村水泥路建设目标任务,其中港南区通水泥路建制村比例达到96%。
“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增加,公路等级大幅度提高,农村公路总里程为4830公里(含等外公路),比“十五”期间新增2499公里。其中县道667公里,乡道1549公里,专用道29公里,村道2585公里。有二级公路4公里,三级公路11公里,四级公路4288公里,等外公路542公里。四级以上公路硬化里程1739公里,硬化率达40.4%。四级以上公路里程从“十五”期末的2331公里增加到4303公里,五年间,四级以上公路里程几乎翻了一番。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贵港市将工程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市、(县级)中心试验室,加强对混凝土强度、厚度、压实度等关键指标的抽检,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农村公路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港南区桥南至木格路修通水泥路后,班车增加到30多辆,还完善这条路的便民候车亭、乡镇客运站、交通标志等设施,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