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少珍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在调结构中转方式,在转方式中促发展。”这是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工作中要把握好的原则。近日,市工信委主任黄贵新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党代会精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黄贵新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更是推动贵港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要求,促进工业经济走出一条快速集聚、资源高效利用、企业高质运行、“两化”深度融合的内涵发展之路。
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在于大力提升新型产业占传统产业的比例。黄贵新说,我们要坚持“双轮”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要任务是抓好存量调整,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用好增值税转型及国家、自治区、市技改贴息补助资金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同时,抓好增量带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将全力支持机械、修造船、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要以拉长产业链为突破口。黄贵新介绍,贵港市拉长产业链的工作思路是:理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找准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集中各方资源予以突破;筛选一批重点产业,按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能耗排放低、发展潜力大的要求,重点选择能源、建材、冶金、糖纸和农林产品等五大产业实施集聚发展,拉长五大产业链条,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和建设广西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对其它产业链,则按照“成熟一条发展一条”的原则,抓紧研究,科学谋划,争取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黄贵新说,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抓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提升贵港工业质量。一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管理、能源核定、能源分配、能源交易等措施,规范能耗总量控制;二是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制定水泥、造纸、铸造、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大力发展高效节能装备、高效节能机电产品等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切实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四是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出符合贵港市发展实际的淘汰产业计划,重点做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造纸等产能的淘汰工作。
黄贵新说,发展工业,必须注重信息化对工业化发展的作用,注重“两化”融合,提高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的应用水平。为此,贵港市将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推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现代物流公共平台建设,加强电子政务业务应用和资源整合,促进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能。要在总结完善以往信息技术应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工作规划,提出工作目标、重点和措施,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