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勤政为民刘博古

来源:贵港日报 2011-12-29 19:21   https://www.yybnet.net/

施敬达

一代又一代的人,无论在苏州市或在贵港市,看到或想到名为“廉石”的石头、航运史上珍奇的“货物”,自然而然就想到陆绩,想到他的孝道,他的廉洁。

就贵港市来说,在唐五代,郁林郡改为贵州时,有个名叫刘博古的人,来到贵州担任刺史。刘博古很尊崇陆绩,拿今天的话说,陆绩是他的偶像,他是陆绩的粉丝。

刘博古是何许人氏,史料记载不详,他隶属唐五代南汉国人,南汉首都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而南汉皇帝是前汉刘邦的后裔,刘邦后裔世代定居中原,中原来的刘邦后裔南汉皇帝刘晟于乾和年间(公元934-957年),派刘博古任贵州刺史,刘博古也许是随着刘氏从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来,也许是从见多识广海内外消息灵通的广州来。他在南江村调查研究时,看见了“陆公井”,知道了“陆公井”的来由,便在井边种上一株橘子。井,对于中国人来说,随处都可以看到。刘博古认为,别处的井和这里的井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在这里看到这口井,不用导游解说,在第一感觉上,就应该想到陆绩,能在第一感觉上想到陆绩,最好能看到橘子,特别在井边看到橘子,就会很快地想到了陆绩,橘与井相互衬托,就会让人自觉地去学习陆绩的廉孝之道,学习陆绩的勤政精神。

刘博古肯定是说到做到的人。

能做到的,就是不简单的人。因为想到的事,能不能做到,长期做到,还得看时势好不好,或自己能不能闯出一个好的时势来,以便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刘博古担任贵州刺史,治理贵港市当年的地盘,是南汉以杀人取乐的自诩为“天上玉皇地下龙王”的无道皇帝结束统治之后,许多弊端积重难返,许多事业待兴,刘博古没有一副铁骨铮铮的手腕是应付不了的。刘博古应付得了,闯出了一个好的时势。要不,他怎能实施他制订的惠民政策。《贵县志》(梁志)载,他“有惠政,民多爱之”,就是说他颁布的惠政,并非空口说白话,是实践了的,是大有成效的,因而得到了很多百姓的爱戴。“民多爱”,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刘博古究竟颁布了哪些惠民政策,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这里不好妄说。但从其他史书上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如梁思成建筑学中说到郁江流域民间的“唐式”建筑,沈从文历代服饰研究中说桂东南壮汉衣着的“唐装”是唐五代期间兴盛起来的,这也许跟刘博古有关。这个“有关”,是有一定根据的,查看五代南汉国的史料,其官员一任多少年没有记载,按梁志载,南汉的76年里,先后派任贵州刺史的有四个人,每个任期都有十几二十年。前两任的安从进和赵延进的任职年次只说是某个皇帝时任,后一任的郭荣,既没任职年次,也没提到在哪个皇帝时任,只知道已是南汉的未期。前两任和后一任的刺史,他们的政绩如何,没一字提及,看来,都不是怎么好的人。只有第三任的刘博古,写明是乾和年间(公元943-957年)派任,也写明他实施了惠民政策,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拥戴。兴“唐式”建筑,兴“唐装”穿着,也算是刘博古的形象工程吧。这“唐式”建筑,四方型,有厅有房有牲口栏,用红砖绿瓦构建或用砂石冲墙,坚固耐用,通风卫生,且多选山坡旱地修建,不占用农田,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郁江两岸的“那文化”。而“唐装”衣着,短袖短摆,方便农田劳作。国人的衣着,随着时代的更新,不断地涌进外域的奇装异服,但以中华民族象征的“唐装”款式,生命力极强,总有很多人穿着,千百年不衰。穿着“唐装”的人,被誉为最有“中国味”的人。

刘博古以后的去向怎么样,史书没有记载,他也许是任满回乡了,也许是不甘与狼共舞与虎平坐,隐姓埋名当山僧野衲去了。在没有健全的法制监督之下,诸多政事由皇帝一人说了算,“好时势”就总不会持久下去。在重新陷入遍地皆浊唯刘博古独清又能清几时?刘博古作为陆绩的崇拜者,自然很看不惯贪官污吏的行径,“挂印出走”是很有可能的事。可他是个好人,好人才会得到时人的爱戴、后人的纪念。后人纪念陆绩,也纪念刘博古,赞同

刘博古以“橘”弘扬陆绩的廉、勤、孝的观点。依刘博古的观点,看见“橘”,自然而然想到陆绩,因而把“陆公井”改称“橘井”,南江村人就更直接了,在“橘”字前面再加个“怀”字,见到“怀橘”二字,就更无人不想到陆绩了。于是,他们把“橘井”称为“怀橘井”,将此地名称为“怀橘坊”,井边一个叫下黄屯的村子,改称“怀橘村”,“怀橘村”两头各有一座社坛,一座称“怀橘坊中团社稷神之位”、一座称“怀橘坊三多社稷神之位”。地名、神坛名沿袭至今。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及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广东省东莞人蒋航,先后两次担任贵县知县,也很赞同唐五代时刘博古“崇橘”的观点,他到南江村调查研究,看见“橘井”一带的地方,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地壳变迁之后,已由原来高亢的地带变成低洼的地带,当年的“橘井”在失去使用的功能之后,已逐日坍塌了,井边也再没有了橘子树。他在感到遗憾的同时,想到了一个让人永远见“橘”的办法,决定把陆绩当年带领军民修筑的郁林郡城也是布山县城的城墙范围,定名为“橘井名区”,在城墙东面建起一座九米高的牌楼,他亲笔题写的“橘井名区”四个大字,用浮雕形式塑到牌楼的正门上方。至今,牌楼及题字保存完好。“橘井名区”内,民间组织的演艺队多冠上“怀橘”二字,如“怀橘坊师剧队”、“怀橘坊龙舟队”,这些民间演艺队唱演的常是劝人导世为官清廉为子尽孝的节目,久演不衰,用传统美德教化人民群众。

新闻推荐

贵港市工资薪金个税入库创历史新高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勤政为民刘博古)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