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人士到棉村小学送温暖。(港城镇团委供图)本报记者 洪星桦
近段时间以来,贵港市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单位的领导冒着严寒深入基层开展送温暖活动,亲切慰问困难群众,还有一大批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让他们过一个欢乐、详和的新春佳节。
给家庭贫困的残疾人送温暖
1月10日下午,覃塘区的部分领导到该区山北乡横罗村独河屯残疾人甘进写的家中送温暖。甘进写从小患有精神病,现在跟随哥哥甘进示一起生活,家庭经济收入拮据,生活十分贫困。
该区领导给甘进写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并详细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及家庭收入情况。同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渡过难关。听到区领导一番鼓励的话语,甘进示说,自己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吃苦耐劳,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
1月13日,市残联的领导来到江南廉租房看望残疾人杨某一家。杨某患有精神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其父亲已经退休,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的退休金度日。父亲曾经中风,如今又患有糖尿病和肾病,母亲患有高血压,一家人每个月的药费开支巨大,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市残联的领导给他们送去慰问金,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积极面对,共同战胜困难。
给受灾群众、五保对象送温暖
贵港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有关政策,将补助和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1月12日,在港北区港城镇棉村村委,村干部们正忙得不亦乐乎。原来,他们正在给困难群众发放冬令春荒救灾物资,有大米、棉被、棉衣等。记者摸了摸这些棉被,发现质地很柔软。该村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些棉被质量很好,保暖效果很不错。记者看到,棉衣的包装袋上统一有“中老年保暖棉衣”字样,看起来样式和色泽也都很不错。当天,该村的低保户韦海勤领到了两袋大米共60斤、一床棉被和一件棉衣。他告诉记者,自己年纪大了,仅靠在家种田,日子并不宽裕。现在,他每个月都能领到政府发放的低保补助。临近春节,又领到了救灾物资,过冬有了保障,心里感到很温暖。
据市民政局救灾科统计,去年12月至今,全市已经累计发放救灾物资折合款项338.8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资金82.3万元,地方资金256.5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大米、棉被、棉衣,受益群众46504人。
社会各界人士心系困难群众
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慰问和关怀外,在贵港市还有许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纷纷向困难群众伸出援手,想方设法帮助他们。
1月6日上午,由平安风志愿者协会组成的30多人慰问组,在港北区港城镇团委的带领下到该镇棉村小学和旺岭小学看望慰问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他们送去御寒衣物和学习用品。
今年9岁的覃彩露是三年级3班的学生,收到了礼物,她开心地说:“今天,收到了叔叔、阿姨送的围巾和帽子,心里非常高兴,谢谢大家!”
在旺岭小学,同样有13名优秀的贫困生收到了爱心人士赠送的礼物。参与行动的爱心人士胡媛媛说,希望这些贫困生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每年,她们都会组织这样的爱心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来。
1月8日,网友“流浪剑客”、“紫夜花语”等6人不畏严寒来到覃塘区东龙镇,一起看望患上银屑病的杜寿蓉。之前,大家出资带她到南宁做了一次检查。这次,他们给杜寿蓉送去了两个月的治疗药品和慰问金,鼓励她勇敢面对困难。据“流浪剑客”介绍,他所在的企业为了帮助困难家庭专门成立了一个公益基金,并和杜寿蓉在内的6个家庭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他们将逐一开展慰问、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驱走他们的寒冷,让他们温暖过冬。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