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小洁
去年12月28日上午9时,家住港北区蓝田村的陈先生收到短信:您好,由于10千伏棉村线负荷过重,长期运行可能随时断线,因此我局定于中午1点到下午6点停电施工,请做好停电准备,给您带来不便,请见谅……
当天,记者来到中心城区中山北路延长线,看到一条笔直的大道一侧,刚刚架起一条条的电杆上,电力工人正在冒着寒冷加紧施工……
原来,10千伏棉村线负责港北区蓝田村片区的供电任务。该片区有用户9835户,其中有34个木板加工厂。这条线路午峰、晚峰时段,导线弧垂下降约1米,曾经因为负荷过重两次出现故障,去年12月25日,线路负荷达6600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30%。
“新年准备到了,工厂赶工生产,还有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回家过节,这一下用电量大增,负荷很快就超过了线路承受能力……”施工负责人城区供电分局配电检修班李班长告诉记者。
由于中山北路属于城市主干道,架空线路影响市容市貌。为确保该片区九千用户安全用电过新年,贵港供电局向有关部门提出搭建临时架空线路的建议,首先解决蓝田村片区的用电“卡脖子”问题。去年12月20日通过方案,贵港供电局立即动工。
改线路工程需新建中山北路延长线10千伏线路,架设导线1500米,新立电杆26基,新装智能开关1台、高压隔离开关2组。
28日,工程进入到停电施工阶段,50人的精干力量兵分3路,大家各司其责,有序配合。“我们的停电时间是从中午1点到下午6点,26基电杆同时进行,时间很紧、任务很重,”李班长说,“现在风又特别大,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冷风中工人们不时搓一下手,杆上工人一丝不苟,杆下人员专心监护。只见在4车道的中山北路延长线上,电力工人们巧手牵引,用电力“公路”把26基电杆连接起来,这幅壮观的场面让路过的市民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向坚持在寒风中作业的工人们投去敬重的目光。经过6个小时连续奋战,终于在下午6时18分,10千伏棉村线重新投入运行,此次过负荷紧急改接转移负荷工作圆满完成。
城区供电分局副分局长陈振华介绍,目前这条架空线路属于临时线路,待有关部门建成沿线电缆管道后,再把线路从“地上”移到“地下”,还中山北路延长线清丽的容貌。“这个冬天不太冷”,九千用户度冬用电有保障。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