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少珍)1月5日上午,出席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协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
宾能松、梁镇燊、邓广萍、莫启锋、谭汝新、刘东庆、林武等领导参加了各组的讨论。
政协委员们认为,李宁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贵港市近年来最客观、最切合贵港实际的报告。报告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简明扼要,对存在问题毫不违避,科学分析了2011年全市几项主要经济指标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真正把贵港发展的忧患指出来,增强了大家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对于2012年的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定得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是经过客观分析贵港的实际提出来的。所提出的措施有力、科学,相信经过全市上下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这些目标任务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梁镇燊、覃国昌、覃小康、杨军、候富成等委员在讨论时说,去年,市政府以“三百工程”项目建设大会战为抓手,坚持狠抓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投资稳定增长。全市实施规模以上主要建设项目738个,完成投资295亿元,说明政府发展的目标明确。贵港属后发展地区,当前全区各地都在加快发展,不进则退,进得慢也是退,我们就是要坚定抓项目建设的信心,通过抓项目落户、开工、竣工投产来不断增强全市发展后劲。下一步,市政府应通过融资平台,加大投入,掀起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大会战高潮,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承接企业落户的平台作用,让更多税收型的大企业落户各工业园区,夯实全市工业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贵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政协委员们纷纷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谭绍荣、杨宗桂、陈志明等委员在讨论时说,从今年全市GDP、财政收入等几项主要的经济指标完成的情况分析,贵港排位全区地市之后,说明我们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工业基础底子薄、经济总量小。究竟怎样发展?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港口作为西江流域的一个产业来发展,而不是把资金、力量全部倾注到港口建设上。当前,推动贵港发展的是企业,当务之急是要发展工业。要加大扶持力度,把贵港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改变过去单纯面向珠三角地区招商引资的思维,招商引资也要跑国家相关部门,引进国家级重点项目到来落户。
民生问题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杨棠、刘伟、张体泽等委员在讨论时说,去年,市政府在民生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城区搞限价猪肉供应,平抑了猪肉价格,让市民吃上了平价放心肉;在贵港城区设立平价粮食供应点,向市民供应平价粮食等,这些措施对平抑贵港城区的物价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新的一年,希望市政府多在民生方面着力,如:多扶持建设“菜蓝子”工程,让贵港成为蔬菜出口基地;针对中心城区中山路等多条道路上下班拥堵的问题,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双违”建设要堵住源头,坚持严查、严禁、严惩,长效管理;体育活动中心等城区公益性项目要尽快启动建设,提升贵港城市品位。
委员们还就提高全市教育质量、提高劳动力素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