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少珍 通讯员 廖爱军)去年,贵港市把发展秋冬种当作一造来抓,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完成秋冬种面积103.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3.9%。
在去年秋冬种工作中,贵港市各地立足培植地方特色,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为秋冬季农业生产增加亮点。一是传统秋冬季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覃塘区是贵港市白蘑菇的主产区,去年,该区大力引导,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全区发展白蘑菇种植面积达620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了近100万平方米。据了解,全市去年秋冬蘑菇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冬季鲜菇上市价格达6元/公斤。港南区大力发展传统中药材泽泻种植,去年秋冬种植泽泻面积达2.5万亩,比上一年增加了0.5万亩。二是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马铃薯是贵港市近几年来作为第三造粮食着力发展的冬种产业之一。去年秋冬种,贵港市加大发展力度,各县市区都高标准建立了一个以上的示范片。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冬种马铃薯面积达26万亩,比上一年增加了4万亩。三是经济能人参与秋冬季农业开发热情高涨。全市共有100多位经济能人参与开发冬菜、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近万亩,对全市冬种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发展马铃薯26.07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4.28%;秋冬菜67.74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9.3%;泽泻等中药材3.08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7%;冬种食用菌1204万平方米,完成计划任务的100.3%;绿肥、青饲料等其它秋冬作物3.9万亩。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