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园园通讯员 梁明
一幢幢小洋楼错落而立,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干净整洁,山林田块环绕四周;生活垃圾有序堆放在路边的垃圾池里,各家各户门前的排水沟水清而不臭,不少村民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与树……这是覃塘区黄练镇居仕村从2008年开始实行村内垃圾集中堆放处理后,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环境好,身体好,生活才好。”居仕村党支部书记潘佐芬指着居仕村村委门口挂着的这么一条宣传标语告诉记者,这“三好”已成为居仕人建设健康、卫生、美丽村屯环境的共识。
清洁乡村齐动手
沿着居仕村里的水泥路一路走去,记者发现, 每20多户人家就会有一个1~1.2立方米、带活动铁栅栏门的垃圾池,东西两端水泥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两个分别为1.5立方米的垃圾焚烧炉正在焚烧垃圾。
居仕村位于贵港市西大门,东北面与樟木乡接壤,南面与横县、宾阳县交界,全村有居仕、雷神、寺门3 个自然屯共500多户3700多人。
从2007年开始,居仕村先后投入共120 多万元修建村屯水泥道路,投入6万多元修建村休闲活动中心,投入近3万元在村内主要道路安装路灯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路通了,水净了,房子新了,环境也要整洁才行。在2008年春节前的村民户主会议上,村民们一致通过了“户清扫、保洁员收集、屯焚烧”的村内垃圾集中堆放处理的清洁乡村村规民约。
“当时村里没什么钱,都是村民集资或捐款,你100元我50元出钱出力。”村主任潘秋云告诉记者,当年全村共投入1.5万多元建起了垃圾池22个、焚烧炉2 个,购买垃圾收集车2辆。
村规民约立机制
“每天早上七点我就出门收垃圾了。每天收一次,两车能运完,需要4个钟头左右。”村民潘奕元是村里的专职保洁员,负责清运西边12个垃圾池和6个生产队家家户户垃圾桶的垃圾,“现在大家都比较自觉,垃圾都不乱放,清洁起来方便轻松多了。”
走进居仕村村委大院,左边院墙上《黄练镇居仕村村规民约》几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其中的内容就包括“不乱堆乱放、不乱倒垃圾、不乱贴乱画、搞好家庭和个人卫生、防止疾病流行”关于清洁乡村的规定,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村民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恢复原状或作价赔偿等处理。
在一村民家外墙上粘贴的几张红纸吸引住了记者,上面写着“ 收垃圾费每户40元”和交费名单。村主任潘秋云介绍,按全村两个保洁员责任片区划分,东片区的每户每月收取3元垃圾费并直接支付保洁员工资;西片区垃圾费按年收取,由村民理财小组管理并支付保洁员工资。每年每个生产队收到的垃圾费、村民捐款都在各队里公示,每年全村还召开一次全体村民代表会议。“大家聚在一起,考虑村里有什么问题,研究怎么解决。”
美丽家园不再是梦
采访中,记者正巧碰上一位大娘在扫地,只见她将自家门前清扫后,开始打扫边上的水泥村道,扫完后还将垃圾铲到垃圾池里。“大家看到路上有果皮纸屑都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池。”保洁员潘有海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都像这位大娘一样主动打扫自家附近的村路,他的工作量减轻了不少。
“环境好对身体有益,现在垃圾少了,水沟净了,蚊子苍蝇都很少,就不会传播一些病菌。”村里化肥店的老板娘指着路边种的花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村很多人家里种了花种了树。这些都是我种的,附近好多村民都来向我讨几枝回去种,既美观又环保。”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居仕村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清洁乡村,美丽家园”又成为他们建设新农村的进一步追求。现在,该村村民卫生意识大大提高,自觉形成了爱卫生、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该村也成为黄练镇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示范村,该区蒙公、大岭、樟木、山北、覃塘等乡镇先后组织村“两委”干部前往参观,学习经验。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