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说说“代看望父母”服务

来源:贵港日报 2013-07-21 17:29   https://www.yybnet.net/

主帖

据媒体报道,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7月1日施行以来,淘宝上开始陆续有店家推出“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务。“10分钟8元,1小时20元。购买宝贝的形式是时间费用+物品成本+交通费用。”一家店主贴出明确的收费标准。

读了这则新闻,我觉得店主很有“经济头脑”。新法刚施行没几天,就打起了代看望老人的主意。这貌似“便民”的服务,实则是瞄准了一些认为没时间常回家看看的人的“钻空子”心态,确切地说,是瞄准了那些人口袋里的钱。因为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孝心和亲情,是可以用金钱贩卖和取代的。

敬爱老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应该始终如一,不讲条件。作为子女,不管你工作有多忙,地位有多高,官有多大,都应该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这种发自内心的亲情和孝心,才是最真诚、最恭敬、最珍贵、最可靠的。

花钱请人代看望老人,弄不好,会给老人带来不必要的惊吓和忧虑。当老人看到的不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儿女那熟悉的脸面,而是陌生的“不速之客”,就有可能会引起种种误会和不解。如果万一是骗子呢?毕竟人心难测啊!

我曾读过一段写鲁迅孝敬母亲的文字:鲁迅先生非常孝敬母亲,他的母亲爱看小说,当母亲由家乡移居北京后,鲁迅常在上海买些畅销小说寄给母亲浏览。在《鲁迅书简》中,鲁迅写给母亲的问安信就有50封之多,浓浓的孝母之心,溢于言表。我想,虽然那时候,鲁迅没能常回家看望母亲,但这种对母亲精神上的安慰、赡养,远比花钱请人代看望老人的那份“孝心”真诚、恭敬。

有一种爱叫牵挂,而父母永远的牵挂就是自己的儿女。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庭做多大贡献,图的是一家老少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安康快乐。花钱请人代劳看望老人,又何以见孝心,何以见真情呢?(李东凡)

跟帖

法律之手阻挡不住现实生活的困惑,由于工作繁忙,要真的做到常回家看看,对于有些人来说,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方华蔚)

作为商业交易,淘宝店家推出“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务,说明有脑子,无可厚非。

(陈萍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带来如此商机,看来还是有市场。(张亮)

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情况是:老人与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分开住,理由是老人与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同。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想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从中反映出当代某些年轻人道德水平低、修养差。父母养育照看未成年的子女,子女长大后赡养照顾年老的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体现,可悲的是,某些年轻人就是把这个理抛在了脑后,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父母死活。(侯宣光)

金钱可以购买到看护机会,却买不到真正的亲情和爱戴。看护行为可以商业化,情感却无法进行商业升华。彼此都没有共同语言,这种尴尬的程序化、机械化的探望,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泓霈)

这个世界上,没有钱真的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金钱买不来亲情,当我们的爸妈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是抛却万贯家财,还有没有机会去看一眼亲亲的爹娘?(郭元鹏)

现在的老人,大多数已经不愁吃喝,再满足于让父母吃好穿好就行的孝顺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老年人退而闲居,失落孤寂,除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外,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交流,得到儿女们的体贴与关怀。今天你不孝敬父母,将是明天子女不孝敬你的翻版。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是每个做儿女的应尽的义务和心意,付费买不断孝亲敬老的亲情。(风铃)

老人与孩子的经历不可复制,外人也无法完全掌握,老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够给别人说清楚的。如果代看望人员不小心了触碰了父母的“雷区”,不仅起不到感情慰藉作用,反而还会让老人肝肠寸断。让一个陌生人代看望老人,不仅老人无法接受,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李方向)

子女真想到老人,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多种渠道实施,没必要因为常回家看看,花钱买假意,让在家的老人心烦意乱。(卞广春)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子女多与邻居或者住在附近的亲戚朋友沟通,大家都相识,可以将自己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交个底,并委托他们定期探望家中的老人,互通信息,让双方都能放心、安心。当然,如果能给邻居或者亲戚朋友一定的经济报酬,这样自然地形成了一定的“契约”关系,那么,这种“代劳”的事就好办得多,效果也会更好。

(韦钰泉)

透过“代看望老人”的争议,可以明确看到养老服务面临的尴尬:老人们需要,子女们又无法满足,纯商业服务又面临信任的困境,尽孝在没有时间而花钱又不放心中纠结。笔者认为,在社会结构与就业格局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养老公共服务机制,有序、有效引入社会化服务,可以弥合子女对老人养老需求提供的短板。比如,以社区甚至小区为单位,引入具备资质、纳入正常监管的社会化服务人员,由子女委托居委会或者小区物业,订制老人所需的各种服务需求,实行有偿服务和即时反馈,代替子女来照料老人。(清江)

下期话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平均每天约超过1600人因劳累引发疾病离开这个世界,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您对此有何评论?

联系方式:1.信寄537100贵港市贵港日报周日特刊,信封标明“周日话题”字样。2.发电子邮件至guigang.xq@163.com。3.QQ留言或QQ邮箱,号码:277959605。

新闻推荐

贵港市上半年“六安工程”卓有成效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电网卫士”梁新2013-07-23 17:28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说说“代看望父母”服务)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