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正在郊区一家游泳池内游泳。本报记者张彬
近日,贵港市城区一名小学生独自去游泳,不幸溺水身亡,令家长悲痛欲绝。暑假,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对此,我们该如何预防?
留守儿童应是监管重点
据悉,在今年发生的多起孩子溺水事故中,留守儿童占多数。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负责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监管起来往往力不从心。对此,覃塘区山北乡双岩村上岩屯的张大伯深有体会。
张大伯有4个孙子,大的10岁,小的5岁,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边。上岩屯水域丰沛,大大小小河流纵横交错,鱼塘也有不少。如何防止孩子下水游泳发生意外?他说:“小孩玩水是天性,要完全制止是不可能的。一般我们会教育孩子不要去游泳,如果实在想去,必须是几个人一起去,有大人陪着,而且只能在附近游。”
张大伯五十多岁,管教孩子还容易些,但对一些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来说,却十分吃力。刚好到了吃午饭时间,张大伯隔壁家的奶奶又到处找她的孙子回来吃饭。“这孩子,不知道又跑到哪里了,每天总不见踪影。”她告诉记者,孩子活泼好动,喜欢玩水,有时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令她十分担心。
老奶奶说,她不仅担心孩子到河边游泳,更担心孩子到荒野里的水坑玩。近年来,由于施工挖泥取土,在荒郊野外人为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坑洞不少,夏天几场大雨后,便积水成塘,孩子不知深浅,见水就玩,那里很少人路过,更加危险。因此,他们呼吁,作为施工方,能否在这些水坑周围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至少应该竖个警示牌,提示孩子要注意安全。
张大伯的担忧也是贵港市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担忧,他们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一起保护孩子的暑期安全。
游泳池监管有待加强
现在,城区的不少居民小区建有游泳池并对外开放。由于游泳池有人监管、安全系数较高,成为了孩子游泳的首选,但每年在游泳池发生的溺水事件也时有发生。近日,记者走进贵港市多家游泳池进行探访。
7月6日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贵糖游泳池。这里分有浅水池、中水池、深水池。“10岁以下小孩、不会游泳的未成年人进入泳池必须有监护人,不会游泳的都不能进深水池,即使有家长监护或者有熟悉水性的人在旁边,也不允许。”该游泳池的负责人唐经理向记者介绍。
记者看到,深水池有4名救生员,浅水池和中水池共有2名救生员。穿着红色工作服的救生员都坐在2米多高的高台上,高台下放置着一根长5米多的竹竿和救生圈。
“如果发现溺水者,比如不停地怕打水面的,或者突然消失不见的,救生员会先扔救生圈、伸竹竿,并立即跳下去施救。”唐经理向记者介绍,每名救生员上岗都需持有3级救生员证,至少懂得蛙泳、自由泳两种游泳姿势,还需掌握紧急情况的施救措施。但最重要的是,入水者要自觉遵守游泳池的规章制度,不能逾越红线,否则很容易发生意外。
晚上8点多,记者来到市检察院游泳池,只见这里犹如白昼般明亮,在全场30盏探照灯的照射下,水池清澈见底。泳池四周横挂着“严禁有心脏病、皮肤病、肝炎和醉酒者入池游泳”,“初学者禁止到深水区游泳”,“严禁跳水、潜泳和在水中大声喧哗、嬉戏打闹”等警示标语。泳池两边,每隔一段距离都建立有明显的水深度标志和出入池扶梯。
一名救生员告诉记者,夏季游泳池开放前,他们都会先检查泳池的探照灯能否照到游泳池各个角落,确保救生员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记者看到,虽然该游泳池有4个救生台,但救生台仅设置在深水池,儿童游泳池和深水池较浅区域属于无人监管区。对此,记者认为,对这些区域也不能麻痹大意。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目前贵港市多数游泳池安全设施、管理比较规范,但部分游泳池还存在一些问题。
7月7日晚上8点多,天色已黑,记者在世纪花园小区游泳池内看到,虽然该泳池的灯光已全部打开,但是尚有一些角落显得十分昏暗,视线不清晰,尤其是儿童池的水比较浑浊,基本看不到池底。
“我在这里,过来抓我啊。”一名男孩跳进深水池后,朝自己的玩伴大声喊道。记者看到,深水池与儿童池紧挨着,不少小孩在儿童池玩了之后,又爬过深水池玩耍,甚至打闹起来。有些胆大的小孩还一边攀爬着池边,一边慢慢向最深处挪去。整个游泳池只有1个救生观察台,坐在上面的救生员看到后并没有制止,只有小孩打闹得较为激烈的时候才吹哨警告。
根据要求,每个游泳池至少应设有2个高1.5米以上的救生观察台,显然该游泳池不符合规定。此外,记者还发现,该游泳池并没有标示明显的水深度标识,只标明了深水区和浅水区。
相关链接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不要去陌生的地方游泳;
2.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3.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4.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5.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6.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四、岸上急救溺水者
1.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溺水者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其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对呼吸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托起其下颌,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其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溺水者恢复呼吸为止。
3.对心跳停止的溺水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溺水者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其心跳恢复为止。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医院。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