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荣欢 见习记者王乾 通讯员周金有)港北区贵城四中是贵港市初中的翘楚,每年的中考升学率皆名列前茅。走进贵城四中,大门旁最显眼的位置,就是该校“优秀合作小组”“学生标兵”事迹介绍的展板,其中“合作小组”是该校让孩子快乐学习的课堂改革新模式。该校校长陆克奋对记者说,学校要给孩子们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既是学园,又是家园,更是乐园。
在过去的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很多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已经听懂了,而一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还没有弄明白,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陆校长说,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再用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早在2008年,该校负责教学科研的蒋清华老师作为广西骨干教师到南宁培训,就感觉到了与别的学校在教学理念上的差距。而后去山东昌乐二中考察,蒋清华了解到该校采用的《271导学案》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体会,教师由“教”向“导”转变,促进学生由“听”向“探”转变。“只有一个感觉,在那里读书的孩子真幸福。我要把这样的幸福感带给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蒋清华老师说。回来以后,蒋老师就与同她一起负责教学科研的麦琼洲老师和梁赵芳老师研究决定学习昌乐二中的成功做法,进行课堂改革,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
经过讨论,该校决定在八年级率先进行实验,通过学习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麦琼洲老师说,研究表明,20%的知识学生自学完全能够掌握,70%的知识经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掌握,10%的知识才是真正需要教师点拨、讲解。
按照《271导学案》的方法,要根据学生水平通过AABBCC的模式6人一组进行分组,通过教师给出有针对性的预习案,提前进行自学,课上再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展示。怎样分组?是老师指定还是由学生自由组合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由老师指定好学习小组组长,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由小组长自己邀请组员。
“其实最开始我们担心班里一些比较调皮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最后会被嫌弃和遗忘,但是,反倒是这一部分的学生先被挑走了。”麦老师说,“没有想到我们的小组长都很懂事,担心如果这些同学没有人挑,会让他们产生失落感。”
在学习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在组内所负责的事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引导落后的学生有效自学,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指导教师辅导教学,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的小组合作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