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贵港市学生的活动丰富多彩。图为羽毛球培训班的学生在做准备活动。(记者张彬摄)本报记者 张思见习记者 林万国
由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于8月22日至29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广泛反响。
8月30日,贵港市各中小学新学年如期开学。在此前近两个月的暑期中,同学们的暑假作业做得怎么样?日前,记者走进贵港市部分学校,了解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的情况。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学校的暑假作业,与教育部的减负精神形成了某种“契合”。
荷城小学:首次明确规定体育锻炼
今年,港北区荷城小学六年级的暑假作业经过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精心布置,分为学科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和自主作业三个部分。
以下是记者摘抄的该校六(7)班学生向东方的一篇数学日记:
一个梨的体积8月5日晴
爸爸买了很多梨回来,爸爸说,“只要你答对我的问题,你就可以吃。”我说,“可以,料你也考不倒我。”爸爸说,“算出这些梨的体积。”我把梨放进一个长方体的容器里,倒入水,把梨浸没,再取出梨,从容器内量出水的长、宽、高,用长、宽、高相乘,就能计算出梨的体积。“对不对?”爸爸说:“对了。注意每节课都要注意听。”
记者点评:作为学科作业,一篇数学日记就把上学期学到的东西复习了一遍,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最重要的是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体育、艺术2+1技能学习作为该校的综合实践作业,对跳绳、踢毽子、唱歌等进行了硬性规定。其中,跳绳每分钟50下以上为及格,125下以上为优秀;踢毽子10下以上为及格,23下以上为优秀。
为了完成任务,向东方每天吃完晚饭后,都要坚持跳10分钟绳、踢10分钟毽子。一个暑假下来,原来跳绳一分钟只能跳10多下的他,现在已经能跳100多下;踢毽子也能踢10多下,成绩不错。“由于坚持跳绳、踢毽子,孩子身体明显强壮了,个子也长高不少。”向东方的妈妈说。
记者点评:体育课不应是文化课的“附庸”。把体育活动作为一项硬性规定,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的有力措施,保障了学生的锻炼时间。
“如果需要在阳台上放置物品,一定要加防止物品坠落装置;不能突然坐到同学大腿上,否则可能会把同学大腿坐断;不能偷偷抽走椅子,以防同学摔倒受伤……”
记者点评:这是向东方制作的“安全知识”手抄报上的一段内容。在收集素材、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他懂得了生命最可贵的道理,学会了怎么保护自己、保护别人。这份自主作业,很有现实意义。
新世纪学校:没有暑假作业的“作业”
今年暑假,港北区新世纪学校没有给学生布置作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们放任自流。针对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该校在假期开展“五个好”学生的评比活动,评选出假期表现优秀的学生。“五个好”包括身体好、写字好、口才好、写作好、读书好。
按照既定目标,该校六(3)班学生周子旸在假期内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在为谁读书》等书籍。他同情海伦·凯勒的遭遇,更欣赏她那不向命运低头,以顽强的毅力战胜自身缺陷的精神。海伦·凯勒的经历鼓舞了他,为他指明了今后的人生之路。
今年暑假,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该校五(1)班学生陈世晟当起了自己生活的小主人。“每天自己扫地、洗衣服、做饭、洗碗,从中感受到小时候父母照顾我的不易。以前吃完饭,我总是擦擦嘴巴就走开了,从来不会体谅父母工作的辛苦。”陈世晟惭愧地说。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陈世晟不但学会了生活自理,而且成了父母的好帮手。
该校五(1)班学生梁桐睿是个文静可爱的女孩,从三年级开始便喜欢上了朗诵。在父母的支持下,7月13日,她报名参加了贵港市“天一杯”朗诵大赛,她朗诵的《我的祖国》获得了朗诵大赛小学组三等奖。通过这次比赛,梁桐睿加深了对“祖国”这一概念的认识,决心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记者点评:其实,除了书面作业,孩子们能够做的作业还真不少。新世纪学校的这种只设定目标,路径由学生自主发挥,看似无为实则有为的作业,别具一格。
县西小学:社会是最好的大学
港北区县西小学学生周菲菲今年毕业。放暑假了,她的主要“作业”就是到家里的养鸡场帮手。
事实上,从2009年暑假开始,周菲菲就到家里的野山鸡场帮忙了。当时学校老师要求,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写成日记记录下来。
周菲菲每天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打扫鸡舍,常常是鸡舍尚未清扫一半,衣服已经全部湿透。除了打扫鸡舍,她还要帮妈妈喂鸡、给鸡打疫苗、捡鸡蛋、抓鸡给顾客等。当记者问到哪一项工作最困难时,周菲菲毫不犹豫地说:“抓鸡最困难!这些野山鸡都是放养的,看到人靠近就会飞走,往往让你扑个空。”起初她不会抓,就在旁边仔细观察妈妈抓鸡。“拿着网兜从它们的背后慢慢靠近,动作要轻,集中注意力,判断好野鸡的走向,出手时要快,网兜不要垂直往下盖,而应该找准角度斜着往下盖,这样抓鸡就会又快又准。”已经掌握了要领的周菲菲自豪地说。
记者点评:孩子要学习的东西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广阔的社会是最好的大学。敢不敢让孩子放手去做,是对家长和教师的考验。可别小瞧孩子的能力!
江南中学:参加义工活动
7月14日,江南中学1107班学生周港钦来到位于城区江北东路的贵港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二次与养老院的老人接触和交流。
“第一次去时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周港钦感慨地说。当时由于对老人的内心世界缺乏了解,在与老人聊天的时候,他不小心询问了老人的家庭子女情况,令老人潸然泪下,导致了比较尴尬的局面。“到了养老院,我们尽量避免谈论老人们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或者他们的子女与家庭,除非老人自己谈及,这是我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周港钦强调说。
这次,他和同学带了一些水果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分完水果后,大家便开始分散行动。有的为眼神不好的老人读报纸,有的搀扶腿脚不便的老人走路,而有的只需要当倾听者,听老人回忆从前的经历。周港钦陪同的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由于多年的辛苦劳作,老人现在身体多处关节出现疼痛,于是他便为老人按摩关节,涂抹药酒。“老人感动地跟我说了声谢谢,那声“谢谢”让我在一瞬间有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感到,我做的虽然不多,但还是有意义的。同学们也都感触良多。一次看似简单的活动,成了不同寻常的经历。”周港钦说。
记者点评:自愿、利他、不计酬劳,这是义工的本质精神。有的学校规定在校学生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每周都要到社区做义工,并写进个人档案。参加义工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爱心意义重大。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