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舟芹
一走进港区中学,迎面一幢“穿”着绿色施工安全网的学校综合大楼映入眼帘,校门左右两边的文化建设长廊一直延伸进入校内。校长韩建勇告诉记者,目前,该校投资3000多万元的硬件设施建设中的两栋教师公寓宿舍楼已装修完毕,学校综合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楼已封顶完工,正进入内外墙初装修阶段,室外塑胶跑道体育场已开工建设。
该校是港北区政府直属高中学校,2009年被确立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立项建设学校。目前,在校师生近3000人,有教学班43个。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自治区一级高中、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庭院”、自治区文明卫生学校等荣誉称号。
加强校本培训,注重特色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该校在让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创造”二字的精髓。他们的教育管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特色鲜明而全面。该校根据入学新生的具体情况,确立“要成才,先成人,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路,对学生的培养采取加强文化学习和注重特长培养两种模式。近几年,该校除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外,还从音乐、美术、体育等几个方面努力开发建设校本课程,供有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同学选修,不但为艺体特长生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还安排专门的时间在专设的场馆进行学习培训,并定期把学生送往资质高,办学质量好的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培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并充分发展个性特长。该校以课程为核心,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特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几年来,该校特长生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明显。陆俏莲、杨勤芳、梁暇等三位同学代表贵港市参加广西第11届运动会,其中陆俏莲同学获得了跆拳道比赛52公斤级银牌。每年高考该校90%以上的特长生都考上理想的本科高等院校。2013年,该校有66名特长生考上了二本以上的高等院校,考上本科以上高等院校的文化考生人数也比去年翻了一番。几年来,为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艺术人才,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加强学本教育,注重创新教学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该校深知其中真义,所以在教育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该校对教学实行行政督教制度,由教务处牵头,组织、随机安排所有行政督教成员,每周一集中到课堂听课;每周二至周六分散至少听课一节、巡课一次。同时,建立青年教师学习和培训制度,重点对他们的发展进行指导。并成立青年教师学习沙龙,进行新教育教学理论、实践的学习研讨,就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开展自我设计。根据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设计的目标,为他们物色有经验、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以老带新,一对一传帮带的青蓝工程,分别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规定任教未满三年的教师,要求每周听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一节以上。全面落实“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思想,在学科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加强集体备课,改变科组活动的形式,强调活动的具体内容,发挥科组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在“一切活动都是课”的大课程理念下,该校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不管校园内外,学校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艺术实践、科技活动、各学科活动周都精彩纷呈。每个月学校团委组织学生为母校志愿服务至少2次。每年3月组织志愿者到市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进行志愿服务。每年的12月定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月,组织开展以“一二·九”爱国运动为主题的爱国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等活动。同时,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广播站,校园记者团,国旗班,校园纪检队,英语沙龙等各种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该校还积极开展各种“爱心捐助”活动,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2009年至2012年,师生自发为社会捐款或帮助贫困学生累计5万余元,特别是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2899元。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参与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能力的锻炼,人际关系的处理,个性的张扬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新闻推荐
覃塘区:“六抓六促”见成效前三季度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亿元,财政收入4.2亿元,分别增长15.9%和21.5%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