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帖
时下,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随处可见,或玩电子游戏,或QQ聊天,机不离手。有新闻说,一个年轻人边驾着车,边玩电子游戏,交警示意他停车接受检查,并把罚单递给他时,他却漫不经心地说:“等我把菜偷完再说吧。”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儿子。上初中一年级那年,他有一次放学去网吧玩电子游戏,之后便成了网吧的常客,每天一放学,就把时间全都泡在了网吧,有钱的时候自己玩,没钱的时候就在旁边看别人玩。回家后,他把作业草草做完了事,有时甚至不做。上课时,他想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激动人心的画面,急切地盼着快些下课。老师讲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学习成绩急剧滑坡。当老师把情况告诉我后,我严厉地“审问”了儿子,他流着眼泪“坦白交待”了自己被网吧诱惑而耽误了学习的全过程。尽管我对儿子的不良行为“约法三章”,但还是没能让他死心,他的脑里还是充满了小人的刺杀、妖怪的格斗、俯冲盘旋的飞机、争先恐后的赛车……
过度地、不加控制地沉迷于电子游戏,会给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不但耗费时间,影响学习,还会诱发不良品行。长时间与手机和电脑为伴,缺少人际交往、感情交流、群体合作,就有可能造成性格缺陷。
我真诚地劝告那些依赖手机和电脑过日子的人,应自觉采取明智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把玩手机和电脑限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这样,对工作、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都有好处。(李东凡)
跟帖
每次聚会时看到朋友都埋头于手机、平板电脑,聊天也是有一句没一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心里就很不爽。(刘璐)
喜欢一直看手机的人一般比较冷漠,我对这种人非常反感。偶尔没有事可以看看,整天都看的人,确实无聊。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交流不能丧失。(蔓延)
长期低头的人,会引起颈椎酸胀,还会出现颈椎不稳,时间长了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从而导致颈椎疾病。(张木易)
“低头族”除了影响自身身体健康之外,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很多交通意外都是因为驾驶员低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的。(马攀)
今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发生了一起电梯事故,一名实习女护士当场死亡。报道称,当时她手上拿着手机,可能因为太专注没有注意到电梯门关闭,头就被夹住了。“低头族”,请注意安全!(声闻)
“低头族”由于过度局限于虚拟网络,往往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阂,尤其是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无论是聚会、相亲,还是求职,过度关注手机让无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和美好明天,“低头族”请抬头看世界,网络世界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现实中的一切才是更广阔的天地,莫以“低头”错失良机,终身遗憾。(王传言)
手机功能越来越齐全,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一天,儿子用电脑看动画片,妻子用手机上网,我则看书。突然停电了,儿子坐立不安,妻子的手机也快没电了,我提议一家三口出门走走。妻子说,是停电让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边走边聊天,这种感觉也挺好的。(杜伟)
在火车站候车,看到候车的年轻人都低着头玩手机;等上了火车,屁股刚坐稳,又拿出手机来……我们坐火车时,为何不愿与身边一个真实的陌生人交流,而与网络上一个虚拟的陌生人打得火热呢?看到一句话描绘当下生活状态的话:忙,很忙,非常忙,不慌不忙。每个人不妨扪心自问,到底有多忙?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把手机的上网功能停一段时间,把手机里的游戏删除,生活不会变得有多糟糕。拿出时间陪伴家人、朋友,也许你会感觉到更多的幸福。(王玉初)
手机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将受益无穷,若过度沉迷,就会与现实社会隔离,让工作成为兼职,让生活退居二线。所以,玩手机一定要保持理性,不可痴迷成瘾。以牺牲现实生活来求得虚拟的“安慰”,其结果是得不偿失。(冯燮)
人们常说:“学懒容易学勤难。”现在有些青少年,学习文化课觉得很累,但一玩起电脑、手机就精神振奋。对电脑和手机的过度依赖,使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严重退化。(侯宣光)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在网上流传很广。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是客观存在的,但我认为没必要过分担忧。“低头族”多为年轻人,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人情味,与人交流缺乏真诚,其实,正如在父母面前,子女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他们总有一天会感受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悟出人生的幸福所在,手机只是他们这个年龄段一个暂时难以抛开的工具而已。(卞广春)
从几岁的娃娃到几十岁的老人,只要上瘾,就有可能成为“屏奴”,影响情绪,影响人际交往,影响创造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但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完全摒弃电子产品,单一追求传统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方式也不可取。当“屏奴”非“屏”之罪,乃人自身之过。(徐大发)
在信息时代,脱离信息覆盖几乎等于回避现实社会,所以出现了“守机”族、“恐机”族、“离机焦虑”族。你偶尔忘带手机,是不是有丢了魂的感觉?是不是有被世界暂时抛弃的感觉?这不是病,如果说是病,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病。它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但有一点需注意,沟通要健康、合法、符合道德规则。只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那就可以尽享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印荣生)
下期话题:有人指出,学校里的专职班干部制度强化了学生的“官本位”意识,主张以值日生制度代替班干部制度。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参加讨论。
联系方式:1.信寄537100贵港市贵港日报周日特刊,信封标明“周日话题”字样。2.发电子邮件至guigang.xq@163.com。3.QQ留言或QQ邮箱,号码:277959605。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