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覃塘:实施公益林项目呵护绿水青山目前共有国家公益林17.9万亩,每年带来生态效益3500多万元

来源:贵港日报 2013-10-07 17:14   https://www.yybnet.net/

覃塘讯  中秋时节,走马覃塘区广袤乡村,但见山峦起伏,绿树葱郁;河流纵横,溪水潺潺;天蓝地绿,生态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置身于如画景色中,覃塘区林业局局长覃殷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片近18万亩的国家公益林,给覃塘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仅去年就创造生态效益3500多万元。”

覃塘区是壮族聚集区,西部处于喀斯特岩溶地貌。过去,由于环境所限和生活水平低下,村民经常上山打柴烧饭,造成石山光秃裸露,山体松散,涵养水能力降低,每年还有千余亩耕地被泥砂覆盖,直接影响到下游水量及水质。

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该区抢抓机遇,获得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项目,在樟木乡率先实施为期4年的共11.7万亩石山综合治理工程,首开贵港市石山环境治理先河。该区林业部门制订护林公约在各主要路口设立公示、警示牌,全面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烧山、砍柴、开石场,项目区每村安排2名以上护林员巡山,对实施封山育林的群众每亩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次年,山北乡、黄练镇等4个乡镇63个村屯的16.9万亩石山纳入公益林项目试点体系,公益林面积增加1万亩,补偿标准相应提高,受益人口增至12万人。

为解决公益林项目实施后农民群众生活燃料问题,覃塘区大力发展沼气,对建沼气池的农户逐年提高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每座200元提高至今年的2350元,剌激农民应用沼气的积极性,村民再也不用上山打柴了。目前,该区已拥有沼气池13757座,相当于封山育林4.81万亩。与此同时,10多年间,覃塘区累计获得各级项目资金4.3亿元,对50座大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防渗防漏建设,合计增加或恢复节水能力6948万立方米,新增或恢复或改善灌溉面积8.8万亩,目前,石山区地下水位普通提高1米以上,植被得到有效保护。

为减少地下水使用,提高地下水位,该区在项目区内全面推行水稻、玉米等标准化、免耕生产技术,广泛应用秸秆下田,广施农家肥、生物肥等,使耕地涵养水份年递增10%左右。大力发展耐旱、节水的甘蔗、木薯产业,今年项目区退出水稻种植面积转种甘蔗、木薯面积达1.2万亩,占项目区旱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水资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

多措并举,使覃塘区的山更绿了,土地更肥了,家园更美了。据专家测算分析,通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氮增氧等,覃塘区重点公益林每年能带来3500多万元的生态效益。

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大为减少,人民安居乐业。通过10多年的封山育林,石泥得到林木覆盖,项目区很少有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以前受山体滑坡威胁的群众再也不用过提心吊胆的日子。

土地水份涵养充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弄坡、运水寺等项目区内的31座小型水库,以前每到深秋就干涸见底,现在这些水库均有水过冬,满足下年春耕用水需要。据科学测算,该区近18万国家公益林,每年可多蓄水337.07万立方米,增加耕地灌溉面积5600亩。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过10多年的治理,山上野生植物茂盛了,多年不见的野兔、山鸡重回山林憩息嬉戏。山间空气日渐清爽,带动旅游业迅速崛起,全区目前共有双鸡山等风景区11个。农民生活水平提高,2011年以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覃伟  韦永迎  陆梓灵)

新闻推荐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确保清洁乡村常态化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覃塘:实施公益林项目呵护绿水青山目前共有国家公益林17.9万亩,每年带来生态效益3500多万元)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