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南举通讯员覃伟 韦东保
12月23日天微微亮,覃塘区覃塘高中4800多名师生队形整齐,齐声朗诵古典诗词,点燃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激情。这是该校着力打造“传递最强音、凝聚正能量”德育文化的场景。
该校校长韦锦星表示,相对于制度而言,精神文化更富持久力和生命力。在深厚文化底蕴熏陶下,该校从一所不足千名师生的农村普通高中跃升为目前拥有5000多名师(职工)生的自治区示范高中。今秋,为高校输送1279名大学新生,12月4日的广西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该校高三(5)班谭伯艺荣获男子短跑100米、200米两项冠军,是贵港市唯一获得冠军的运动员。
覃塘高中曾是太平天国黄鼎凤部的一个练兵场,两棵千年古榕至今仍昂首挺立、遮天蔽日。如今练兵场已变成了广场、体育场、花园;“不忘国耻,精忠报国”、“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等励志标语、警句充溢期间,震撼人心,时刻激励师生们强身健体、勤奋拼搏,为建设祖国而奋斗。
为了让全校师生全身投入教学工作,该校班子领导积极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大力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投资两千多万元建成了三幢教师公租房和一幢有25间教室的教学楼,目前还有三幢教师公租房正在建设。教职员工住房、教学用房紧张大大缓解,广大师生倍添干劲。师生们知恩图报,成为建设德育文化主力军。今年来,以师生为主体捐助的特困家庭学生基金已支付近两万多元资金,帮助62名特困家庭学生渡过经济难关,滋润了他们的感恩之心。
12月23日下午,该校科技活动展厅里,人头攒动,学生们兴趣盎然观看“化废为宝”手工艺制品、小制作、小发明。该校团委书记冼丽介绍,这是上个月学生参加校科技节活动的作品,活动期间共展出1657件学生作品。学校还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广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增进知识技能,发挥潜力,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行为习惯。今年该校学生有两千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项比赛中获奖,今年秋有72名学生考上三本以上艺术、体育院校。
整体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当天午饭时间,在过道上、饭堂里、宿舍旁,不时见到佩带“学生值日生”的学生,在认真观察、记录。副校长黄家贵告诉笔者,学校实行班级轮值制度,值班班级负责登记、考评、公布各班的行为规范、纪律状况、环境卫生、品德操行等,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德育手段丰富多彩。“校园之星”宣传栏上有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管理之星,星光映辉,催人奋进,成为校园文化的新风景。这些“星”都是学生们无记名投票选出来的,每月评选1次。走进各班教室,名人警句、学生字画琳琅满目。每班都有自己的班徽、班训、口号等,形成了浓厚的班级文化。高一(3)班的班徽是“狼”。为何用它作班徽?学生们异口同声道:狼,代表团结、进取、睿智,能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勇攀知识高峰。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