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一辈子用心做花灯——记东龙彩灯第四代传人潘铁明

来源:贵港日报 2018-08-23 11: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覃光英

花灯又称彩灯、灯笼,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覃塘区东龙镇有一位73岁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专研花灯制作,其制作的花灯曾获得过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他就是覃塘区东龙镇东龙彩灯第四代传承人潘铁明。

记者来到潘铁明家时,发现老爷子虽古稀但身体健朗,气色红润,说话铿锵有力。潘铁明家世代都是花灯艺人,传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花灯是功用广泛的人文事俗载体,具有敬神祭祖、驱邪纳祥、祈福禳灾等寓意。在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统:家里添男丁后,都要购买花灯挂到家族祠堂,祈求孩子健康成长、聪明伶俐。

作为祖传手艺,花灯成为潘铁明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制作技艺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纯熟。在潘铁明手中,每一盏花灯都经过劈竹篾、固定骨架、图纸设计、剪纸、裱糊等工序才能完善。其中最难的是图纸设计,花灯上的图案多是象征美好愿景的花鸟诗词等,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图案画好之后还需要剪纸,经过耐心细致地剪裁,或做成精致的模型,或形成花鸟图案贴在花灯的表面,往往需要耗时几天才能完成一盏花灯的制作。2005年,潘铁明带着自己制作的花灯代表广西去北京参展,其中《七彩花灯》和《斗牛彩灯》分别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银奖和优秀奖。2016年,潘铁明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东龙彩灯在制作技艺)生产性示范户”牌匾。

作为荣获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的祖传手艺,潘铁明非常注重技艺的传承,用心教导自己的3个儿子制作花灯技术。小儿子潘闪权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并且对雕刻、扎花灯等技艺也是手到拈来。在潘铁明家中花灯制作工作室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了一大堆关于壁画、花灯、神像的制作成品照片。“这些都是我小儿子潘闪权的作品,他不仅会制作花灯,还精通壁画、木雕制作等技艺,就技术方面来说比我还厉害。”潘铁明自豪地说。

因为花灯制作工艺复杂繁琐,加上如今的潘铁明岁数已高,店里的生意逐渐由小儿子潘闪权负责。平日里,潘铁明就喜欢拨弄二胡、提琴等乐器。采访中,潘铁明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给记者弹奏了《步步高》和《平湖秋月》。“虽然弹奏的不是很好,但有时候镇里的文艺队开展活动,我也会报名参加,也算是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吧。”潘铁明笑着说。

新闻推荐

贵港试用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

本报贵港讯经过一年的筹划建设,贵港市交通流量统计和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日前在荷城路试用,大幅度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辈子用心做花灯——记东龙彩灯第四代传人潘铁明)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