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时来
在初秋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记者来到位于贵港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贵港市嘉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采访。公司董事长唐仲华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最新的科技成果——720度摄像仪,一个黑色带柄的圆形体,有点像交通警察使用的示意牌,能将一个人的前后全看清楚,不留死角。这是世界首创,目前订单已达15万套,合同金额超10亿元,这就是科技创新的魅力、优势和价值,唐仲华踌躇满志地说。
唐仲华,年届四十,身材瘦高,行走如风,两眼炯炯有神,给人以精干的印象。这位来自南粤大地,集商人和学者于一身的企业掌舵人,从小就有一个科技强国梦,发奋读书,拥有商业、电子信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位,并在职攻读了广西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2000年,他创办广东东莞天高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凭借丰富的学识和过人的胆识,他在追梦路上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进入新世纪后,贵港这个新兴地级市的后发优势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2008年,唐仲华来到贵港这块热土开始新的创业生涯,成立了贵港市嘉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并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十年磨一剑”,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清晰的战略布局,主攻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在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交通信息化、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作为企业掌舵人,他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兴企,每年将公司总收入的22%投入技术研发,员工95%是名牌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科院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他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先后发表了《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及对策》、《我国北斗导航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市场开发的模式分析与对策》、《智慧城市中细化行业的解决方案》、《中国稀土深度研究与市场预测》等10多篇文章及技术交流材料。参与了包括:“移动物流系统”、“西江黄金水道信息化规划”、“广西渣土车智能化管理”、“西江航运交易所”等众多项目的技术开发与建设。承担了科技部、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工信委、贵港市科技局等部门下达的科技项目20多项。获授权的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4项,知识产权24项。
唐仲华带领企业科研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和引进了一项项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但同时,他深知科研成果和市场应用之间还存在很大的鸿沟,于是决定建立属于自己的孵化器。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他前瞻性的申办了北斗导航实时视频监控平台及产品的国家标准检测及符合性审查;申请了系统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测评;建立了广西区内最具规模、管理最规范、设备最先进的监控中心;培养、储备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在北斗行业成为佼佼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等作出对重型货车必须安装北斗设备要求。他敏锐的抓住这一机会,带领企业团队以贵港为中心总部,在广西其他13个地级市设立了分公司,迅速占领市场推广北斗导航系统的运用。同时,新设立了广西中科嘉特实业有限公司、广西嘉特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嘉特梦工场孵化器有限公司、广西瑞享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贵港市美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目前,唐仲华创办了8个母公司和13个子公司,20余项发明专利被采用,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创造经济效益近3亿元。由于成绩显著,该公司被认定为广西“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产学研用一体化认定单位”、广西“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贵港市“现代物流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软件企业、软件产品“双软”企业、贵港优秀企业,获贵港市“科技术进步一等奖”、广西“优秀软件企业”、“优秀软件产品”企业、贵港市“创业创新领军团队”等殊荣。其个人也先后获贵港市“科学进步一等奖”、贵港市“创新计划实施工作组织实施先进个人”、“贵港市创新领军团队领头人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科技创新无止境。唐仲华高兴地告诉记者,公司位于西江科技产业园的北斗设备、“720度摄像仪”设备和芯片生产企业即将投产,并积极筹建贵港西江硅谷大夏科技创新综合体,打造贵港第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个高科技的企业集群即将诞生。
新闻推荐
贵港讯8月31日上午,贵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在辖区覃塘红绿灯路口查获一起无驾驶证、行驶证,驾驶无保险三...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