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瞻通讯员刘仁锐
近日,覃塘区布山安置小区搬迁户韦杉业高兴地说:“在小区扶贫车间上班每月工资至少1800元,基本解决了家用。”这是覃塘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扎实推进给搬迁群众带来的福音之一。
“我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313户1525人,建设的布山安置小区和金岭安置小区,均于2017年10月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并进行了装修,所有贫困户已于今年6月底搬迁入住,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覃塘区委书记孙睿君对记者说,易地安置与城镇开发一体化,两个安置小区项目选址均位于街道附近,集住宅、商铺、文化休闲为一体。在此过程中,覃塘区不断探索新举措、新办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亮点纷呈。
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可致富
覃塘区对安置房进行装修,完成墙体涂刷、水电入户、窗门安装、厨卫设备配套等,让搬迁户真正实现“拎包入住”。对小区里配套的154套商铺,免费给予搬迁户10年经营期,由区建投公司统一向外招租,所获租金返还给搬迁户。发动219户搬迁户签订合作协议,入股投资广西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结合周边林产品加工区、茶叶种植基地等优势,扶持搬迁户发展服务业、农林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特色种养业等,拓宽搬迁户的增收渠道。
在两个安置小区建设3个扶贫就业车间,其中先高蓝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进驻布山安置小区,首期已安排22名搬迁对象劳动力就业。组织了两次大型易地扶贫搬迁招聘会,对搬迁户进行各种技能培训,目前已实现搬迁户劳动力转移就业489人,就业率68.68%。
贴心服务引领新生活
该区在安置小区实行三位一体管理,每个小区均成立理事会、党支部,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搬迁对象跟踪、督促工作。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工商、妇联、团委等干部服务搬迁户,同时联系物业进驻,由政府买单,聘请保安、保洁员服务小区。推出了“红色一家”“健康室”“红色书屋”“四点半课堂”等一系列党建助力搬迁服务,丰富搬迁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再派出乡镇干部进行“一对一”贴心服务。出台方案,就近安排搬迁对象子女入学。出台政策,解决移民户口迁出迁入问题。建立布山安置小区信息化云平台,加强搬迁对象信息的跟踪和管理。
旧房拆除稳步推进
覃塘区有针对性收集搬迁户旧房结构、面积、思想动态等信息,做到领导、部门、乡镇、村委、群众五明了。早宣传早发动,提前打消群众思想顾虑;早定案早试点,早总结早兑现,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研究对策,同时对已完成拆旧复垦的搬迁对象,及时兑现奖励资金。区移民专责小组组成工作组定期到各乡镇跟踪督促指导,每半个月对工作进度进行红黑榜通报,确保旧房拆除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9月底,该区应拆除户数为259户,已拆除旧房户数194户,已复垦172户,发放185户370万元基础奖励资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安伏岭近年来,贵港市供销社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体制,盘活资产,初步构建了以联合社机关主导的...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