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宣传公众号
贵港日报公众号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大家知道,有一本书叫做《晏子春秋》,是专门记录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言行的。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齐国国君齐景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天雪都没有停止。齐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旁边的台阶上,对前来进见的晏婴说:“真是奇怪啊,下了几天雪都不觉得冷!”晏婴反问道:“真的不冷吗?”看见齐景公笑而不语,晏婴接着又说道:“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意思就是,我听说从前有贤德的君主,吃饱了会想到百姓的饥饿,穿暖了会想到百姓的寒冷,日子过得安逸了会想到百姓的劳累,如今下了几天雪,您却说不冷,真是不懂得体谅民间疾苦啊!齐景公听晏婴这么一说,觉得很惭愧,马上吩咐手下打开仓库,向挨饿受冻的人们发放粮食和衣服。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诗人曹植在一首诗中写道:“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其中“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这两句,用的就是齐景公和晏婴的典故。在冬天里有狐皮大衣穿的富贵人家,是不会想到没有衣服穿的穷苦人家的困难的,曹植写这几句诗,目的在于讽刺当时的统治阶层麻木不仁,没有体察民情的悲悯之心。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冬”字。冬,dōng。
甲骨文的“冬”,属于会意字,像是一根绳子的两端各打了一个结,表示终止、终结。“终”的本字,就是“冬”字。随着文字的演变,“冬”字被用来专指冬天,于是人们又在“冬”字的左边加上绞丝旁(纟),变成“终”字,意思是终了、末了。
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冬,四时尽也。”冬季是一年四季最后的一个季节,“冬”的本义指冬季。篆书的“冬”字,下边两点像是冰块的样子。滴水成冰,正是冬天的景象。
“冬”有时候也被当作象声词用,表示敲门声或者击鼓声。比如白居易的诗:“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陆游的诗:“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等等。
最后我们学习几个成语。“冬日可爱”,比喻和蔼可亲,仁惠感人。因为冬天的太阳比较温和,没有夏天那么酷烈,就像具有亲和力的人一样,所以说“可爱”。“冬温夏清”,冬天注意防寒,夏天注意防暑,表示儿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都是不合时令、派不上用场的东西,比喻不合时宜。
唐代诗人吕温在一首诗中写道:“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严冬过后是阳春,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历经种种艰难困苦、风雨磨炼,总会等到春暖花开、苦尽甘来。
好的,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讲课音频请登录贵港新闻网收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覃光英)“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对辍学多年不适宜再读中学的孩子,送其去读技术学校,学习一技...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