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宣传公众号
贵港新闻网公众号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在古诗里,有一种体裁比较特别的诗,称为“藏头诗”或者“藏头格”。藏头诗的格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下一句诗的第一个字,藏在上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里。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游紫霄宫》:“水洗尘埃道未甞,甘于名利两相忘。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我们看,第二句诗的头一个字“甘”字,藏在第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甞”字里,第三句诗的头一个字“心”字,又藏在第二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忘”字里,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句诗中的“浆”字,它所包含的“水”字,又是第一句诗的头一个字。这样首尾衔接,循环往复,形成了藏头拆字连环体诗歌。
藏头诗的另外一种格式,是把需要说明的一件事情,藏在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里。比如《水浒传》中说到,智多星吴用为了劝说玉麒麟卢俊义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我们把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芦(卢)俊义反”,意思是说,卢俊义这个人要造反啦!
以上就是藏头诗最为常见的两种格式。今天我们学习的字,是《千字文》中的“藏”字。藏,cáng。
“藏”字属于会意兼形声字。金文的“藏”字为宝盖头(宀),像是房子里边摆放着美酒。到了篆书中,宝盖头则变成了草字头(艹)。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藏,匿也。从艸,臧声。”草字头是义符,表示在草堆中躲起来,“臧”是藏匿的意思,兼表读音。“藏”的本义,指隐匿,就是隐蔽起来,不让别人发现。我们看大篆的“藏”字,像是有人手拿兵器逼迫臣服的人交出藏在草堆中或者院子里的东西,这个字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藏”字的含义。
“藏”从隐匿,引申指储存、保存,比如,“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从储存、保存,引申指怀有,比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藏”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念zàng的时候,作名字用,意思是储存有大量物品的地方,比如“宝藏”“藏府”,等等。念zāng的时候,和“臧否人物”的“臧”字通用,本义指在战争中被俘虏而转为奴隶的人。
最后我们学习一个成语:鸟尽弓藏。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春秋时期,越国的谋臣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报仇雪耻后,写了一封信给另外一个谋臣文种。信中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说,鸟打光了,再好的弓也会被封存起来,兔子死了,打猎的狗就丧失了利用价值;越王这个人脖子长、鹰钩嘴,是凶狠之人的长相,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阁下还是尽早离开为好。后来,文种果然被越王勾践逼死了。成语“鸟尽弓藏”,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有名的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他们的血腥行径,暴露了皇权政治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一面,使“鸟尽弓藏”成为一个无比沉重的词语和历史话题。
好的,今天我们暂时就聊到这儿,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讲课音频请登录贵港新闻网收听)
新闻推荐
港北讯近日,港北区人武部组织人员到扶贫挂点村武乐镇胜岭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此次活动,区人武部筹集资金4万多元,...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