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伟陆翠婷
近日,覃塘区布山扶贫移民安置小区先高蓝天电子科技公司内,覃丽东等22名工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组装高频变压器、磁环电感等元器件,一脸满意的笑容。“适逢党的阳光雨露,让我一家易地搬迁到这覃塘新城区居住,还能就近就业,生活无忧无虑。”覃丽东告诉笔者。
统计数据显示,像覃丽东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今年覃塘区就有600多人,就业率达79.8%。
喜获易地搬迁
覃丽东是山北乡山北村人。她因患腰间椎骨盘突出症,长期需吃药打针,不能干重活;她丈夫以前是一名建筑工人,因工作时从高处摔下导致内伤,只能在村里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全家日子过得十分困苦。2016年,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国家小额扶贫贷款、生产扶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生活状况有所改观。然而,面对巨额的建房费用,又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她还是一筹莫展。去年初,她家申请了布山易地扶贫移民项目,不久即获批准。去年10月31日,她家与该区9个乡镇的253户群众一起,搬迁到了现在的小区,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我把老家的破旧房子拆掉后,得到了政府两万元奖补;待复垦完成后,又可以得到政府两万多元的奖补。这两笔钱,除了还掉债务,还足够我摆个小摊做些小生意。”她丈夫韦杉业高兴地说。
实现就近就业
在覃塘区布山扶贫移民安置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党支部、业委会、业监会、物业公司悉数进驻,办证中心、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服务牌子格外醒目,6名工作人员正热情耐心地接待群众。
正在办理《就业创业证》的樟木镇农民王丽丽笑容可掬:“这里的工作人员组织我参加了技能培训,还介绍我到周边的政府机关饭堂就业。”
覃塘区服务中心主任韦所告诉笔者,覃塘区出台优惠政策,对吸纳5人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交纳职工人身意外保险、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每个职工全年就业时间6个月、累计收入6000元以上的入驻企业,每招1名职工,给予企业一次性奖补资金。
“覃丽东目前就业的公司属于布山安置小区就业扶贫车间,去年8月18日建成投产,现还有两个就业扶贫车间正在建设,计划于今年底‘车间’全部完工后,可安排70人左右的扶贫移民劳动力就近入车间就业,每人月工资超1000元。届时全部小区的移民劳动力就业率可望达到100%。”覃塘区扶贫办主任宋杰妮介绍。
乐享新生活
“我们小区建立了党支部,每日定期开展党课活动,互相学习、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在布山移民小区党员活动室,正在观看模范党员事迹影视片的党员覃仕范乐在心头。
“小区有了业委会后,烦心事少多了,前几天我反映的垃圾不及时清运的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了。”居民张明新告诉笔者,“物业管理费由政府支付,水电等问题打个电话立马就能得到解决。”
移民小区红色书屋里,各种书籍、报纸、杂志琳琅满目;健康室内,各种康健设施一应俱全,正在进行手、脚、腰按摩的居民李方英道出了居民的心声:“早上竞走、下午到健康室活动,晚上跳舞,大家都想拥有一个好身体来享共产党的福。”
小区儿童之家里,当地青年志愿者们正在组织少年儿童玩游戏、讲故事、做手工等,忙得不亦乐乎。负责人曾阳红介绍,儿童之家主要为小区少年儿童提供放学后和双休日、节假日的学习、娱乐、活动场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已有6批青年志愿者到儿童之家,举办了消防安全演练、地震避险演练、预防性侵讲座、法制知识讲座等,让小区儿童掌握基本生存技能。
布山移民小区党支部书记张海通介绍,移民小区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通过搭建“红色一家”平台,定期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就业指导培训、爱心义诊、免费维修理发、书籍捐献、交通标志识别、文艺演出等。今年5月21日,还为小区48户群众赠送医疗辅助器材等物品,活跃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植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智坚)11月12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元在市区会见龙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代锐率领的...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