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贵港 今日桂平 今日平南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今日贵港 > 正文

浅谈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的途径

来源:贵港日报 2019-09-08 10:46   https://www.yybnet.net/

港北区庆丰镇中心小学季海初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三个支柱,缺一不可。我校的办学理念也是以德育教育为基,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以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成分,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影响有正规和非正规之分。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中的正规因素。正规教育的因素中包括教师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组织的报告会等等。非正规因素包括学生因兴趣相近或由于空间距离近所组成的小团体、学生日常交往以及帮会活动等等。正规教育的影响主导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学生的发展速度。因为学校教育中任何方面的正规教育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计划性和严格的组织性,一切工作的开展和一切活动的设计无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只要参与了这项活动或在思想品德或技能方面或在体力智力方面都要受到一定的影响,获得一定发展。因此学校教育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正规教育的影响作用,建立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班主任工作,提高教师、班主任的责任感。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健康的发展。

此外,学校教育应从实践中出发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主要表现在开办“家长学校”,应做到:①召开家长会;②进行家访;③成立家长委员会;④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⑤开通家、校沟通的网络平台;⑥建立学校网站;⑦宣传社会知识;⑧组织社会实践活动;⑨聘请校外辅导员。

二、密切联系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子女负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因此每位家长都应把教育好子女看成社会赋予的光荣而又神圣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职责。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儿童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它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儿童独立于社会之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父母身边度过,儿童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家庭的熏陶,父母的社会习惯、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三方面的联系:一是学校教育需从家庭中获得信息,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有些儿童在学校是好学生,但在家未必是好孩子;二是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协调起来,不能发生矛盾和抵触,那样势必会削弱学校教育的力量。如一位小学生按照学校教育教导的文明礼貌与礼仪要求,放学回家首先亲热地招呼:“爸爸、妈妈,我回来啦!”他的爸爸却很不耐烦地说:“回来就回来呗,哪有那么多臭礼节,少跟老子套近乎。”试想,这样学校教育能延伸和巩固吗?其三,学校教育要经常指导家庭教育。我国家庭教育总体水平还不算高或存在偏激的行为,所以要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沟通,对家长进行方法、观念等方面的指导,以使二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主动争取社会教育力量

社会教育指除学校与家庭教育之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团体、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它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助和制约作用。社会教育内容广泛,影响面广,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通过社会教育,可直接影响社会舆论,对改变社会风气起直接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社会教育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功能,但是社会教育的一些消极因素会削弱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比如学校德育的时效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上的消极影响,如拜金主义、公德意识差、法纪观念淡薄等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毒害。这些消极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儿童的成长,侵蚀儿童的灵魂。目前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5+2=0”“学校三年抵不过社会十分钟”,这种观点似乎有点片面,但从另一角度可说明家庭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对学校的巨大冲击。这不能不使教师、家长忧心忡忡,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学校教育就要对社会教育进行调节、控制,尽可能发挥社会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影响,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社会教育能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教育可以结合社会现实使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美丑,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自己选择教育内容和形式并按照自己的愿望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另外,社会教育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课余生活。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能力,发展智力都有促进作用。对于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的结合,首先我们应做到依靠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实践。依靠社会资源,让国防教育、环保教育、交通法规教育走进校园,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增强教育实效。其次,让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组织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开展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新闻推荐

一工地被责令停工整顿

本报记者李园园没有项目公示牌、没有完全封闭围挡、抑尘喷淋设备没打开、堆土渣土露天堆放……近日,一工地因...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浅谈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的途径)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