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思
“我们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让剩余劳动力进厂进城务工,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利用三年攻坚最后一年时间,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平南县县长徐育东对实现“三年赶超”目标信心十足。
大力实施产业富农工程
徐育东说,产业富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平南县强力推进“十大产业培植工程”、“六大养殖工程”、“五大林地经济产业工程”。“十大产业培植工程”是指优质粮食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食用菌产业、中药材产业、茶叶产业、马铃薯产业、蚕桑产业、木薯产业、花卉及苗木工程。这 “十大产业培植工程”预计可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37.54元。“六大养殖工程”是指肉猪养殖、肉牛养殖、肉羊养殖、家禽养殖、淡水鱼养殖、黄沙鳖养殖。“六大养殖工程”预计可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78.85元。“五大林地经济产业工程”是指木材产业工程、竹材产业工程、林副产品产业工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工程、沼液肥生产工程。“五大林地经济产业工程”预计可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2.75元。
徐育东指出,为了确保以上工程顺利推进,平南县将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要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座,完成六陈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渠道防渗20公里,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80处,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3万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7处,解决饮水安全人口9万人;计划筹集资金2.3亿元,建设三级公路和通村道路31条共312公里,项目待上级批复后马上组织实施,不断改善农村行路难问题;大力推进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投资2400万元,建成移民村屯道路14条,移民新村23个,受益移民1.27万人,逐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增加经营性工资性收入
徐育东认为,增加经营性工资收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具体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计划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以上,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229家以上;通过规范化建设,使销售额100万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35个以上;带动全县农民增收3272万元,人均增收25.97元。
二是加强农业产品加工。全年新增粮食深加工1000万公斤,增收1000万元;新增加工中药材(粉葛)3000万斤,增收900万元;发展禽蛋、牛奶、肉兔以及畜产品加工等,增收1041.09万元;发展木材深加工15万立方米,增收5520万元;发展竹材深加工(竹编),增收1000万元;发展茶叶加工生产300吨,增收900万元;发展松香加工生产2000吨,增收600万元。全县全年农业产品加工实现增收10961.09万元,人均增收77元。
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通过“工业强县”和“港工城一体”建设,有序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地创业就业,年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3441人,全年农民外出务工达34.5万人以上,力争全县务工收入41.4亿元,人均增收128元。
徐育东说,平南县还将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争取上级资金1.2亿元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其中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64万元、生猪养殖补贴和粮食种植补贴1900多万元、农民购置农机补贴200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4000多万元,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000万元,这些资金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