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思)贵港市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治能力迅速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固发展,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2.4843亿元,建设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个,建设面积达 16.5416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用房。在城区,积极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服务体系,通过公立医院举办、企业职工医院改造和社会力量举办等多种形式,在市中心城区建设了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个服务站,基本构建起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功能渐趋完善。
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2006年以来,贵港市积极实施国家投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25133万元,建设125个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面积达16.88万平方米。2006年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计算,医疗机构床位数由0.91张增加到1.9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39人增加到2.61人,执业(含助理)医师数由0.55人增加到0.94人,注册护士数由0.46人增加到0.93人,增幅分别为118.68%、87.77%、70.91%、102.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贵港市仅在平南县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至2008年已覆盖全市农村居民。参合农民从2005年的57.43万人、参合率49.89%,提高到2010年的401.3785万人、参合率91.81%,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逐步得到实现。参合农民2010年人均住院补偿率为45.422%,比2005年提高了24.26个百分点,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从2009年起,贵港市启动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儿童预防接种、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截至今年上半年,共为城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81067份,建档率60.1%;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468497份,建档率为32.37%;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均达到90%以上。
积极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组织开展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及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通过实施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和母婴安康工程等措施,贵港市住院分娩率从2005年的72.3%提高到2010年的99.65%,孕产妇死亡率从17.39/l0万下降至16.47/10万,婴儿死亡率从12.36‰下降到5.49‰,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达到国家“两纲”指标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3月,平南县率先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2月扩大到市辖三区,达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目标。如期完成乡镇卫生院院长聘用、过渡考试考核和全员竞聘上岗等工作,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院初步建立了经费补偿机制以及灵活的用人和分配制度。
此外,中医药事业实现新发展,卫生基础项目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稳步推进,结核病防治、手足口病、狂犬病、甲流、乙脑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落实改厕项目,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明显。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