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思 见习记者 张彬)5月18日上午8点,黄泽宋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进入闭路监控系统,养猪场情况展现眼前:保育栏里,已经出生30多天的仔猪正在欢快的抢食;工作人员正在搞清洁卫生;红色的漏缝地板上,母猪或在睡大觉或在悠闲地走来走去……猪场生产一切正常。黄泽宋开始电话联系业务,一天工作开始了。
黄泽宋养猪如同白领上班,只需坐在办公室点击鼠标,就能将2000多头猪的猪场管理得井井有条。黄泽宋是平南县养猪大户,去年,他的桂隆养猪专业合作社出栏商品猪1.1万头,纯利润达700万元。今年至目前已经出栏商品猪6000头。
平南县养猪业正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转变。今年2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市场低迷,但平南县养猪势头仍然有增无减,像桂隆养猪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养猪大户,目前全县有39户,瘦肉型猪家庭规模养殖小区30个,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年出栏百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1700多个。今年1-4月,全县出栏商品猪36.68万头。
在平南,生猪养殖一直是传统的主导养殖业,有着很好的养殖基础。早在中央出台政策扶持养猪业发展的2002年,平南县委、县政府在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安排资金,对养殖户每一头母猪补助100元;2004年又对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瘦肉型猪家庭规模养殖小区规范化猪栏每间补助400元,引导生猪产业化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养猪积极性。
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生猪养殖业发展抢得先机。镇隆镇陆屋村黄家钦养猪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06年发展起来的。去年,黄家钦仅卖猪就赚180多万元,加上立体种养,全年收入超过220万元。
2008年,全国对生猪输出大县进行奖励,平南县一举夺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之后又连续3年蝉联。4年来,平南县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3019万元奖励资金,全部用于对1025个生猪规模养猪场(小区)进行奖励扶持。从2007年至2011年,全县共落实970万元支农惠农资金,扶持67个生猪规模养猪场(小区)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能繁母猪每头补助100元;将上级下达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资金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中安排的生猪良种补贴资金全部采购良种猪精,向全县养猪户常年免费供应良种猪精,促进猪品种改良。
黄泽宋的桂隆养猪场正是国家惠农政策的产物,从2008年至2011年,黄泽宋共获得国家财政补贴70万元,此外还不包括每年约20万元的免费疫苗;正在建设中的210万元沼气池项目已经获得国家批准,105万元补贴资金即将到位。目前桂隆养猪场正在趁市场低迷时加快对猪品种的改良,为下一步养猪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标准化建设,规模化、无公害养殖是平南县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5月18日,平南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麦兴新一早就赶往大新镇,指导新猪场的标准化建设。“提前介入,就是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养猪场,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麦兴新告诉记者,近年来,平南县新上规模养猪场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这种标准化猪场在平南县每年至少增加10个。
2010年5月建设的广西永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经营理念更趋现代化——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记者看到,建筑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的一栋五层楼房,养的全部是特种野猪,楼房南北朝向,猪舍通风透气,非常凉爽;一笼笼仔猪通过电梯楼上楼下运输、分间,猪粪经过无害化处理全部回灌四周的牧草、果蔬;牧草、果蔬等绿色食品经过调料又作为猪的无公害饲料。现在该公司养殖商品野猪5000头,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养殖模式带动联营农户350户。目前,该公司正在新桥农场建设占地1600亩,集养猪、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养猪场。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