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思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成就事业。多年来,贵港市始终坚持把民生冷暖放在心上,投入“真金白银”,汇集各方力量,积极实施民生工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贵港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针对城区学生上学难和学校大班额的问题,贵港市加快新校舍规划、建设,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新世纪学校、荷城小学、荷城初中建成投入使用后,今年贵港市将教育作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重要民生项目狠抓落实,总投资2500万元的贵港市高中大圩校区项目、总投资5710万元的荷城第二小学项目、总投资7085万元的市民族中学扩建项目等8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去年,通过多渠道筹资1.573亿元,投入校安工程建设,改造校舍面积13.3万平方米。至去年10月底,全市按要求将2010年校安工程所有单项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其中单项工程共177个,项目学校165所,投资1.597亿元,建筑面积14.26万平方米。
同时,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均达到或超过自治区规定的指标。
老有所养难有所助
平南县思旺镇镇西五保村,八十岁的张忠才老人每天吃过晚饭,总喜欢搬张椅子到院子里乘凉,跟一帮老爷老太聊天,幸福、安详荡漾在老人的笑脸上。
镇西五保村是平南县政府去年8月投资17万元建设的一个五保村,目前集中供养10位像张忠才一样的老人。
老有所养,难有所助。去年,全市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6384.58万元,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45万人次,城市低保补助水平达到月人均175.8元;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269.67万人次,农村低保补助水平达到月人均66.89元。医保救助方面,去年,全市城市医疗救助累计31014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389.4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累计29.62万人次,支出救助金3235.81万元。五保救助方面,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4595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180人,月人均260元供养费;分散供养对象31415人,月人均125元供养费。五保供养群体实现了老有所养。今年以来贵港市共发放救灾款1463.5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7.325万人。
病有所医居有其所
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2012年,全市参合农民达到428.9209万人,参合率为98.11%,超额完成自治区要求96%的目标任务。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40元。至5月底,全市共有1034294人次获得新农合补偿,基金支出额31314.33469万元。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年1至5月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8套,投入2613万元建设廉租房,投入3617万元建设公共租赁房,投入1990万元建设经济适用房,投入2172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有效解决了百姓住房困难和住房条件差的问题。
稳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1至5月新增城镇就业96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585人。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和规模,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66.1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6.3万人次。
今年,贵港市还结合实施自治区提出的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计划投资3.9亿元,建设市体育中心、市文化艺术中心、市社会福利中心、市中心医院等39个重大民生项目。同时,计划投入2.84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10个,受益农民44万人。去冬今春,全市水利建设开工2587处,完成投资共7.19亿元,占任务的101.3%。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