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锦妮
“我每年养蚕收入超过11万元,这归功于特派员黄真才无偿给我进行桑蚕养殖技术指导,是农业科技特派员领我走上了致富路。”平南县上渡镇大成村村民陈雄原来是个乡村医生,前几年,他在“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先进个人”黄真才的带领下,学习了小蚕箱式育、方格簇蚕自动上簇等先进的桑蚕养殖技术。目前,陈雄的蚕茧在市面上卖出了每公斤46元的好价钱,年收入超过11万元,成为农民致富榜样。这是平南县农业科技特派员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助农增收的一个成功典范。
今年以来,平南县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助推农村党员大培训行动,派驻42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给农村党员“充电”,免费培训农村实用致富技术。截至9月底,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500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7000多份,1000多名农村党员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有效推广了桑蚕养殖、水稻种植、木薯繁育、水产养殖等一批先进技术。
创新形式,三大依托带动培训
该县农业科技特派员依托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协会等,通过现场讲解、入户面授、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使党员群众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技术。黄真才依托专业合作社,组织真才桑蚕专业合作社3名社员深入各村屯指导蚕农使用方格簇上茧,他还出版《水稻病虫速扱》,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扑灭稻飞虱。刘柱海依托示范基地,在镇隆、官成、丹竹、东华等4乡镇建立1500多亩的木薯高产示范样板基地和500多亩的红薯高产示范样板基地,并利用两大基地进行木薯、红薯高产技术培训。黄志林依托平南县渔业协会,培训党员群众仿生态养殖黄沙鳖技术3期,覆盖600人,该协会被评为2008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激活内容,促进技术应用普及
该县农业科技特派员激活农村党员大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多种农业新技术,以新技术带领党员群众发展新产业,助农增收。黄真才为蚕农提供了科学养蚕新技术,如小蚕箱式育、方格簇蚕自动上簇、方格簇采茧后电动除丝器的使用等技术。林业局的胡桂琼以平南县莹冠仙生物农业科技园作为培训示范点,对镇隆镇的双寨村、廖村和六陈镇的新贵村、邦机村6个铁皮石斛新种植户进行利用龙眼树种植铁皮石斛技术指导,保证铁皮石斛苗成活率达到了99%。杨建新以平南县兴牧特优瘦肉型种猪场、平南县平原公司作为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培训党员群众瘦肉型猪养殖、三黄鸡养殖、畜禽疫病免疫防控等技术,积极推广特色养殖技术如林下养鸡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何其健组织六陈镇桂花新种植户参观合水连塘桂花繁殖基地,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桂花品种更换技术,推动六陈镇桂花种植业发展。
创先争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农业科技特派员积极创先争优,带领党员群众分享致富“大蛋糕”,让“农业科技特派员”闪出亮光。黄真才被评为2012年“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先进个人”,成为贵港市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人士。几年来,黄真才出资4万多元,联合其他大户创办平南县真才桑蚕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50多人,建立良种桑苗繁育基地,发展4000亩优质桑园,示范带动2000多户农户加入种桑养蚕队伍,助推户均增收1万多元。黄志林2008~2010年连续三年获得“贵港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个人,他带动10多个乡镇30多个村的500多户农户发展网箱名优水产品养殖,现已发展网箱养殖面积11000多平方米,总产量达4050多吨,总产值超亿元,户均纯收入12万多元。何华发动同和镇党员群众种植中药材,共种植鸡骨草3000多亩、沙姜4000亩、牛大力300亩。何其健在六陈镇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新超级稻“天优3301”,发动党员群众种植“天优3301”2700多亩,平均亩产为600公斤,比去年早造增产6.1%。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