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榕玲 通讯员 叶书亮 何时剑
走进平南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方晓艺的办公室,只见一块写着“扬法律正气、树检察新风”的台牌摆在没有任何装饰物的办公桌上,让人感受到一股公正廉洁的气息。
方晓艺自2007年调到反渎岗位以来,共办理了18件案子,涉及20人,他把疑案办成了铁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50多万元。从检17载,面对巨大诱惑他心如止水,高风亮节,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今年10月份,他获得广西“全区优秀侦查能手”荣誉称号。
侦查业务的领头羊
“打铁还需自身硬,反渎更要功夫高。”从调入反渎局的那一天起,方晓艺就一头扎在业务钻研上,先后系统学习了《反渎职侵权办案一本通》、《犯罪心理学》、《侦查学》等相关书籍。在边学习边工作中,他坚决克服依赖思想和畏难情绪,逐渐培养捕捉案件线索的敏锐性,善于从群众反映的问题中发现线索,找到案件的突破口,渐渐地成了全院业务娴熟的侦查好手。
2009年,平南县检察院控申部门接到群众反映:一个乡镇的某个村里有人强占村集体土地18亩用于搞房产开发,群众对此反应非常强烈。方晓艺觉得这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关民生民利,应该能找到突破口。他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终于豁然开朗:土地损失虽然难于计算,但可以通过认定从非法开发商逃避税款的角度,间接计算经济损失,而这样算出来的经济损失完全符合立案条件。通过转变思维方式,他从税款方面成功地固定证据,一举把案件拿下,最终该镇的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颜某被法院以滥用职权罪作了判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正是有方晓艺的铁肩担正义,以及他对全院年轻干警的“传、帮、带”的影响,平南县反渎局成了职务犯罪不可入侵的铜墙铁壁,平南县反渎职侵权工作几年来也一直走在全区前列,全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荣获2008-2011年度自治区检察机关“先进集体”,成为了全区预防职务犯罪示范县,有力保障了平南县的社会民生工程健康发展。
敢啃“硬骨头”的真汉子
2008年,某镇的村建站站长为了本部门的利益,打着新农村建设的名义,违法为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商发放《建设工程许可证》,使得开发商肆无忌惮地乱开发,损害群众利益,群众意见很大,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检察院介入调查后,村建站站长自恃自己上面有人,对调查不予配合。个别领导也曾打电话到反渎局过问此事,要求慎重处理改革中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大家感到压力很大,曾一度想过放弃。但敢啃“硬骨头”的方晓艺此时挺身而出,担当案件的主要承办人。为了寻找到有用的证据,他多次下村调查取证,并在村里住上了一个星期,走访当地群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不辞辛劳的全面调查取证,取得几十个证人的笔录,最终把该站长绳之以法。
清正廉洁的检察人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从检17年来,方晓艺不让罪犯亵渎法律的神圣,自己也对法律有着深深的信仰,他铁面无私、廉洁奉公,对检察事业有着极大的热情,用铁肩担当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2011年中秋节前夕,方晓艺主办的某案件当事人,趁着夜色,提着两盒月饼敲开了方晓艺家的大门。当时方晓艺不在家,只有退休的老母亲一人在家。来人自报是方晓艺的朋友,临走时把两盒月饼留下。方晓艺回家知道情况后,竟有些生气地对老母亲说:“我说过很多次了,不能收别人的东西。我是一名检察官,清正廉洁是我们坚守的职业道德,你拿了人家东西手会软的,怎么维护公平正义啊?”说罢,他打开月饼盒一看,里面还放有5000元现金,他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于是,他立刻打电话给院领导说明情况,并把东西拿回了办公室。第二天一早,方晓艺和同事一起驱车50多公里到达某乡镇,将东西完好退回给当事人。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