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荣欢 通讯员 满伟霞
邻里和睦团结,村屯水泥路纵横交错,农田灌溉充足,购物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技术、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以前在平南县思旺镇镇东村群众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现在都让他们给“叹上”了。
镇东村位于平南县思旺镇东部,距思旺圩镇2.5公里,全村有9120人。过去,该村曾是镇里有名的穷村、问题村。近年来,该村“两委”立足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以承诺联评作为载体,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抓好党建促增收、推发展、保和谐的新路子,实现了从后进村向先进村的转变。
“乱村”变“稳村”
“我们镇东村真是越穷越乱啊,你们看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是成群的喝酒、打牌,就是聚众闹事,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啊!”以前,村里80多岁的老党员曾启华看着原来村里聚在一起无所事事的青年们,总是用他的拐杖指着他们念叨说教。的确,长期以来镇东村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加之山林利益纠纷,曾一度出现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社会治安差的局面。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后,镇东村党委意识到“乱是穷的表象,要治穷先治乱。”为促进全村群众和谐共处、共同发展,镇东村党支部专门成立了以村干部、生产队长、党员代表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队,协同上级司法、公安部门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分析会,全面掌握各种矛盾纠纷,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研究解决办法,及时将突出的信访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并明确由村“两委”干部坚持定期走村入户,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对排查发现的重点社会隐患进行及时化解,按照“纵到底,横到边”的要求,构建了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通过治乱行动,有力地维护了镇东村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曾启华现在逢人就说,“现在的镇东村有希望,现在的年轻人有希望啊!”
2009年以来,镇东村社会风貌越来越好,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未发生一件越级上访事件,昔日的“乱村”变成了今日的“稳村”。
“旧村”变“新村”
“袁健武,你看看你们这是什么地方,路难走就算了,还脏得不行,我怎么就嫁给了你呀!”几年前,村民袁健武从广东娶回来的媳妇坐在床边发着脾气。
镇东村虽离镇上不远,但因经济发展不起来,无法开展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使该村优势得不到凸显,不仅成为群众致富的最大障碍,也成为该村未婚青年娶妻的最大绊脚石。为了扫清障碍,2009年至今,村“两委”班子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积极寻求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采取“群众筹集一部分、上级支持一部分、投工投劳折资一分部、项目资金整合一部分”的四个一办法,筹资150多万元修建了近20公里的村、屯水泥路。并协调上级水利部门帮助建好官成水库至该村的4公里三面光水渠。水泥路和三面光水渠建好后,镇东群众的致富之路也打通了,引来经济能人承包山林,给村集体带来了收入;同时,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开展淮山、粉葛等经济作物的连片种植,增加村民收入。
村貌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干群关系越发融洽,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干劲也越发高涨,群众筹资建设了14座垃圾池,对村周围进行了美化。村党支部乘势开展了东街坑商业区的建设,拉开了该村城镇经济的发展序幕,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建设已竣工,二期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当中。同时,筹款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学习的场所,更成了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好去处,昔日的“旧村”变成了今日的“新村”。
看到村里发展的前景,袁健武带着媳妇辞掉了广东厂里的工作,回到东街坑商业区开了个店铺。“老婆,这回我们镇东不差吧?”袁健武问一边算着当月营业额,一边笑得合不拢嘴的媳妇。“哎呀!都过去了,嫁到镇东我嫁对了。”媳妇开心的回答。
“贫村”变“富村”
“支书啊,虽然村里大变样了,但是我们的收入还是没有根本提高啊!”在2010年的一次党员会议上,养猪能手李桂凤一针见血的提出问题,引来了参会人员的响应。
“治病必须治本。”为带领群众致富,镇东村党支部积极发挥组织优势,立足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优势,引导和鼓励党员群众抓产业、搞创业、谋发展。2010年以来,村支部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相邻乡镇、村屯考察,学习经济作物淮山、粉葛等种植技术,了解市场行情。并积极争取镇政府的支持,对种植户给予种子和经济上的补贴,从而激发了农民种植淮山、粉葛的积极性,建立了淮山、粉葛连片种植基地。在取得淮山、粉葛种植的成功后,该村“两委”班子又看准市场,寻求畜牧、农服等部门技术支持,引导农民群众开展生猪养殖,2010年,该村党支部引导建立了李桂凤300头生猪养殖示范基地。生猪养殖开展基地科学饲养取得实效后,村党支部随即引导全村生猪散养户建立了三个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并由村“两委”组织成立了镇东村生猪养殖合作社,促使农民群众产销都有保障,养殖户收益不断增加。目前,除种植大户外,全村还有10多户养殖专业户,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据统计,2011年镇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6580元,同比2008年增长了3500多元。昔日的穷村,如今也富裕起来了。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