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瞻 通讯员 邬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发展得好不好,离不开村支书这个“火车头”,平南县同和镇利道村支书区善传就是这样的典型。
“以前我们利道村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后来在区支书的带领下才有今天的成绩,我们都服他!”利道村村民区世禄如是说。2008年,区善传高票当选利道村党支部书记,6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利道村22个屯4300多名群众发展经济,逐步走上致富路。
修路兴业,破解出行难
走进利道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平整的环村水泥路,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几名老人在树荫下休闲纳凉,孩童利用体育设施娱乐嬉闹,宛如置身于城市小区,处处焕发着活力。
“以前利道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为没钱修路,又地处偏远山区,道路崎岖不说,还十分泥泞,全村22个自然屯的群众,基本都没有什么来往。”区善传介绍说。为了破解村民出行难题,区善传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扶持,并发动群众、经济能人捐款,累计投入3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通村、通屯水泥路共13.4公里, 全村4300多名群众直接受益。
村务公开 群众支持
区善传上任后,大胆创新,在明确村干部职责分工的同时,做好村务公开,对村屯建设的每一件大小事情,都必须经过村“两委”讨论,征求群众意见后才能决定;财务公开,每一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列好清单,张贴在村务公开栏上,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村务和财务公开透明化后,群众更加相信和拥护村委会,对村里的建设热情更加高涨了,而我们村干部凝聚力更强,干劲也更足了。”区善传说。
近年来,利道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掀起一股建设热潮。投入900多万元先后修建大小碑坝3座,修建大小桥梁4座,水利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
发展种养 走向富裕
“我干好了,才能带好头,说服群众跟我一起干!”这是区善传的做事原则。
2006年,当区善传还是利道村村委主任的时候,就一直靠经营运输、养猪生意,年收入超过10万元,是当地一名致富能人。
利道村位于平南县的一个偏远山区,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利道村靠什么发展?全村人都看着区善传。
“一个人富裕不算真本事,能够带领群众一起富裕才是真本事。”这是区善传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开阔眼界,区善传自筹资金带领群众代表、村干部到桂林、柳州、来宾等地参观取经。经过考察并结合利道村林地资源丰富的实际,区善传确定了种植和养殖“两条腿”发展模式,带领群众种植沙糖桔、金银花、鸡骨草,发展生猪、山羊、三黄鸡养殖等。截至目前,该村沙糖桔种植已达千亩,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走上了合作社经营模式。2012年11月,该村成立了同和镇砂糖桔党小组,为种植户提供培训、销售信息等服务。发展规模养猪场3个,年出栏5000头;三黄鸡养殖场2个,年出栏50000羽;山羊养殖场1个,年出栏70头。养殖业年总产超1000万元,村民增收路子多,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
村民逐步富裕之后,区善传开始抓全村的公益事业。他带领支部一班人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全村各片屯推行“一组两会”协商自治制度,确保村里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以此同时,区善传抓住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来利道村挂点联系这一契机,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利道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村里的区大妈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一有空闲,就会相邀去文化活动室唱歌跳舞,锻炼身体。”
如今的利道村变得越来越漂亮,安装了路灯,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85%以上的村民盖起了楼房,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已经普及,村民生活越来越好。该村党支部还多次被评为贵港市、平南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善传也获“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称号。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