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园园)近年来,贵港市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全面提升贵港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覃塘区黄练镇可龙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以“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合作社年产生茶25万斤,入社农户由原来的十几户发展到了600多户,带动了3000多户群众走上种茶致富的道路。
“有了合作社,技术上统一管理,茶叶产量提高,品质更好,合作社又统一收购,价格稳定,市场销路好。”黄练镇新何村何村屯村民何善国是入社农户之一,他告诉记者,他家里有6亩茶园,以前自己种茶卖给来收购的茶商,产量、价格不高,加上市场销路少,一年每亩收入几百元;现在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每亩收入达数千元。“种茶有钱赚,茶农就有兴趣了,就跟着一起发展了。”
这是贵港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港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济能人+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模式,通过推广“订单农业”、“价格联动”,完善购销合同、制定收购保护价、采取利润返还、技术指导、种苗扶持等措施,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6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12家,市本级71家;全市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267家,今年新增107家;家庭农场达779家,今年新增88家。全市超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217个,今年新增87家,种植面积95506亩,规模养殖场达5836个,规模养殖比例达60%以上。
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了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打造了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已建立蔬菜、粮食、水果、茶叶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个,面积199.1万亩;6个农作物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企业分别通过了茶叶、竹汁饮料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1350亩。创建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桂平西山茶、金田淮山、桂平铁皮石斛、麻垌荔枝、桂平肉桂、桂平黄沙鳖、平南县墨底鳖等7个农产品先后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