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楚程
刚刚40出头的谢朝阳,已经照顾瘫痪的父亲整整十八年了,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心情开朗,脸色红润。他的孝心,像阳光一样驱走病魔给这个家庭带来的阴霾。
谢朝阳是桂平供电公司办公室的一名员工,他积极向上、孝老爱亲的好品格让同事、亲朋好友交口称赞。最近,他被评为贵港市2014年度“百孝之子”。
1996年9月4日的晚上,一个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在谢朝阳原本幸福的家庭。他的父亲在骑自行车下班途中摔倒,不幸损伤颈锥,导致胸闷呼吸困难、手脚麻木,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求医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谢朝阳是家里的独子,“在这个时候,我更要担当起做儿子最大的责任。”谢朝阳毅然担起了家庭重担。每天他早早就起来,背父亲上厕所、为父亲按摩手脚,喂父亲吃早饭、吃药,然后才去上班;每天下班回来后,他又帮父亲洗澡、按摩手脚,再背父亲上床休息。有时他出差,无论多晚,他都尽量赶回家,只是想给父亲好好按摩,让父亲能好好地睡上一觉,这一做就是18年。
为了减轻父亲的病痛,谢朝阳几乎耗尽了自己的收入来为父亲寻医问药。从1996年至今,谢朝阳的父亲就住了29次大医院,做了5次大手术,分别是颈椎手术2次、置换股骨手术3次。1999年岁末,谢朝阳听到广西医科大的一个教授说,中医治疗对其父亲的病会更好。他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平南县思旺镇的一个老中医,但这个老中医不肯上门诊治,要求送病人到他家中诊治。那时公司正在竞聘上岗,但父亲的病情不能等,谢朝阳毅然放弃竞聘更高工作岗位的好机会,请了假带着父亲到乡下医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传统的中医悉心护理,半个月后,父亲的手脚麻痹症状减轻了一点,谢朝阳看着父亲脸上的笑容,觉得自己的孝心有了回报。
2010年3月,谢朝阳的母亲由于长期照料父亲,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劳累过度,不幸病倒了。面对父亲和母亲两个病人,谢朝阳没有退缩,相反更加坚强地与困难作斗争,对患病的父母不离不弃,用心地去照料他们,和他们一起与病痛作斗争。
“爸爸,奶奶今天想吃水果,我没让她吃。”谢朝阳的孝心不但获得旁人的称赞,也给自己的女儿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自觉地帮他分担照顾老人的担子。谢朝阳的母亲身患严重的糖尿病,须严格注意饮食,谢朝阳的女儿不仅是家庭的贴心小棉袄,也是严格的食品监督员。谢朝阳的母亲一天要打四次胰岛素,他的女儿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熟练地帮奶奶打针,每天晚自习回家后,都是他的女儿给奶奶睡前打针。
“百行孝为先。我认为孝是一种义务和责任。常怀感恩之心,就能坚持。”当朋友们问起谢朝阳怎样才能十几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瘫痪的父亲时,他这样回答说。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