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平南新闻 > 正文

“财神”回村祛“穷神”——记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平南县同和镇利道村党支部书记区善传

来源:贵港日报 2014-11-11 16: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梁时来 见习记者 张庆杰 通讯员 陈益平

9月的邕城,丹桂飘香。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一位身材精干的中等个子登上领奖台,从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手中接过“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奖匾。他就是平南县同和镇利道村党支部支书区善传。

做人不能只顾自己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区善传,在物质匮乏年代中长大。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浩荡春风吹进了地处穷乡僻壤的平南县同和镇利道村,20出头,血气方刚,头脑活用的区善传走出大山经商,下广东,走海南,去云贵,往西湖,经销生猪,生意红火,每年获利10多万元,家里盖起了洋楼,生活殷富,成为村中的财神。每年年底,攥着钞票回到家里,看到山路依旧,荒山依旧,村民的清苦日子依旧,区善传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

村中贫穷未除,灾难又来袭。2005年7月,天降特大暴雨,穿村而过的大同江洪水肆虐,毁坏田园,冲崩房子,全村65%的房子坍塌,村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区善传看到这一切,内心更是忐忑不安。

2006年,村“两委”换届,村民热切希望区善传回村带领他们治穷致富,镇党委领导三番五次找他谈话。消息传出,家里人一片反对声,生意场上的朋友说他放着红火的生意不做,回去领每月325元的工资,是不是脑子进水犯傻了。他的思想斗争异常激烈,足足达3个月之久。最后,他想通,做人不能光顾自己,决定回村参选。当年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他高票当选村委主任。2008年,又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建桥修路兴水利

利道村,路难行。利道村到同和镇6公里,搭客的摩托车到利道要20元,还不情愿去。特产篙竹在其它地方要每条3~4元,在利道村1元一条还无人愿来购买。大同江穿村而过,两岸群众来往和小孩上学靠小舢板摆渡。此外,旱地多,灌溉用水难,群众饮用水都是自家挖井解决。

要致富先修路。区善传上任后,一心扑在扶贫攻坚上,制订了“屯屯通水泥路”计划,在自己带头捐资2万元和发动群众出资投劳的同时,他乘党和国家开展扶贫攻坚战的东风,奔走于县里的相关部门,其强烈的责任心感动了这些部门和领导。村里没有集体收入,交通费和摩托车油费全是自掏腰包。这些年来,每年要支出上万元。家里人都说,他是带金去做“贼”。正是他这个“贼”,“偷”来了一笔笔扶贫款,粗略估计达900万元。最大的项目要数目前在建的都美大桥,全长171米,总投资172万元。9月26日中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五个桥墩中的三个桥墩已矗立在江面上。掘土机正在伸着巨臂挖掘着余下的两个桥墩基坑,钢材、石渣、河砂等堆放在旁边。区善传告诉记者,大桥将在12月底通车,届时将彻底解决两岸2000多名群众的过河交通问题。正是在区善传的奔波下,利道村建起了3座小桥、12条水泥路,全长15.7公里,在平南县率先实现屯屯通水泥路。与此同时,他争取项目资金兴建水利工程,共建起了3座水陂坝、两个人饮工程,解决了700亩土地的灌溉和2000多人的饮用水问题。正是:善传汗水淌,银龙跨江过;银蛇环屯走,水随人意流。

特色种养富村民

秋高气爽时节,记者走进利道村,人欢车跑,果树成行,新楼遍地,禽畜满栏,呈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旺社屯现年70岁的区大伯告诉记者:“这是善传支书带领我们干出来的。”

利道村列入自治区贫困村。全村人口4300人,22个屯,水田1300多亩,旱地7500亩,林地8400亩,由于种植传统作物和交通不畅,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550元。

区善传上任后,一面抓村级基础设施,一面思考着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2009年,为了打开村民的视野,他自掏腰包,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桂林、柳州、来宾等地参观学习,并请来林果业专家指导,决定以种植沙糖桔为突破口。为了做好示范,他自己种植了11亩沙糖桔,当年带动村民种植沙糖桔150亩,2013年大面积投产,每亩产鲜果8000斤,每斤卖到3.3—3.5元,除去每亩成本2000元外,纯收入2万多元,今年又是丰收在望。区善传带着记者走进果园,只见万株嘉树,满园金果。他说,最近外地老板纷纷到该村定购沙糖桔,每斤给出的价格是4.5元,但村民还嫌价钱低,不愿签单。现在,利道村种植沙糖桔面积达900多亩,还带动周边的四个村种植2500亩。利道村还成立了“沙糖桔合作社”,形成了抱团闯市场的态势。此外,全村还种植凉粉草、鸡骨草中药材200亩,种植速丰桉8000亩、良种木薯2500亩,成带状篙竹10多公里,年出售篙竹20万条。在养殖业方面,发展规模养猪场3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养鸡场2个,年出栏5000羽;养羊场一个,年出栏70只。

在区善传的带领下,利道村村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强,2013年,全村实现人均现金收入6500元,是2005年的近12倍,家家建起了楼房,洗衣机、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摩托车、小轿车走进了村民家。

新闻推荐

大新镇:为计生守信家庭铺就幸福路

...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财神”回村祛“穷神”——记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平南县同和镇利道村党支部书记区善传)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