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超龙 见习记者 张庆杰 韦盈冰
为了帮助公公渡过失偶的心理难关,她精心给公公安排日常活动;在公公住院的日子里,她悉心照料,耐心疏导……作为儿媳,23年来,她一直像亲生女儿一样给予患重病的公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她,就是平南县审计局副局长张钊,贵港市“百孝之子”获得者。
忙中有细,照顾家公不落单
上午9点,记者在张钊的办公室见到了张钊。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她签了2份文件,接了2个电话。她说,没办法,工作上的事,耽搁不得呀。
平时工作忙,怎么抽空照顾家公呢?她笑称:“再忙也不能让家公落单。”平时一有空,张钊就带家公出去散步,老人跟儿媳似乎比儿子还要亲近,每次身体稍有不适,张钊总是最先发现。“有一次,嫂子带爸爸去理发,一路上发现他气喘很大,赶忙带他去医院检查,原来是心脏病复发,幸好发现及时。”张钊的小姑说。
照顾老人要细心,马虎不得。老人有糖尿病、高血压,饮食必须注意。听说小米和小麦对治疗糖尿病有效,她特意买回小米和三角麦,每天早上混合煮给老人吃。
张钊从没有因为照顾公公而影响工作,她兢兢业业,发挥模范作用,主审的项目中获国家审计署评为优秀项目1个,个人被评为全区审计机关“查核问题能手”,记省级个人二等功。
“爸爸在,我心里就不落空”
上午10点多钟,张钊带着记者来到家中。刚跨进门口,她就喊:“爸爸,爸爸。”听到爸爸“嗯”着答应了一声,她才放下心来,“这么多年了,每次从外面回来,第一声就是喊爸爸。爸爸在,我心里就不落空。”
说起去年一次经历,张钊仍心有余悸。同学聚会,她晚上9点多才回家,发现老人蹲在卫生间里一直喘气,拉稀身上脏了一片。老人嚷嚷着“我不行了,马上叫儿子回来”。老公出差外地,打电话一直没法接通,张钊哭了,“害怕老人一下子就不在了。”在亲朋好友帮助下,她及时把家公送到医院救治,老人化险为夷。
记者问老人:“平时儿媳对你照顾得怎么样?”老人竖起了大拇指:“河鱼傍水,没有她我早已经不在了。”
美德相传,孝心接力
23年前 ,张钊与丈夫结婚。新婚那天,丈夫对她说:“我娶你,就是看中你有孝心。”这么多年来,张钊一直记得丈夫的话。丈夫是一名外科医师,每天救死扶伤,工作比她还忙,很多时候都是张钊在照顾老人。
张钊对公公、婆婆的悉心照顾,无形中影响着儿子。读书放学回家,儿子就帮妈妈照看老人,为妈妈分忧。冬天天冷,儿子就和妈妈一起脱下老人厚厚的衣服,用温水帮老人擦洗身体。让张钊感到欣慰的是,有一次回农村老家过年,儿子告诉她,“爸爸说‘全村的人都在夸妈妈很有孝心\’,我也要向妈妈学习。”她的大孝美德传承给了儿子。
“人不会做得十全十美,但我会尽力去做好,让公公安享晚年。”张钊说。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